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份“爱心报”
连起千家情
污水胡同
入党成为鞋城商户新追求
参保人数六区居首
廉政监督员学监督
“红色讲坛”开讲
“消防日”里报险情
还钱包
计生干部学业务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一份“爱心报”
连起千家情

一份“爱心报”

连起千家情

两年前,家住紫荆山路社区的张秀丽老人有个愿望,就是在她所在的金水区人民路办事处辖区搞一个互学爱心的活动,以激励辖区每一位居民都能奉献心中的爱。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张秀丽老人最终选择自费办了一份“社区爱心新闻报”,一转眼两年多过去了,张秀丽的“社区爱心新闻报”成了辖区居民手中炙手可热的读物。

“来看看我的爱心报吧!欢迎你来献爱心,来投稿。”昨日上午,当记者来到张秀丽家中时,71岁的老太太满面春风的向记者介绍她办的“报纸”,并希望记者把采写的一些爱心故事拿到她的“报纸”上来发。随后,张秀丽就拿出她的“社区爱心新闻报”让记者欣赏,并向记者讲起她办报的那段岁月。

在没办这份儿报纸前,张秀丽就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名人,在社区办免费诊所为老人看病,资助本地和贫困地区的儿童上学等等,在居民当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不过,在热衷于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的同时,张秀丽也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愿意献爱心的社区居民多了,爱心才能被放大。于是,在2006年的3月,张秀丽开始自费办起了她的“社区爱心新闻报”,自出费用,当“总编”、当“记者”、当“校对”、当“发行员”,搜集来自社区每位居民家中、居民之间发生的爱心故事,向社区居民免费派发。

回忆起当时出第一份“报纸”时的情景,张秀丽老人有些兴奋,她对记者说:“当时,我也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因为居民手中可读的东西太多了,我这个东西感觉有点自作多情了。”正如张秀丽所说的那样,她第一次出版“社区爱心新闻报”很“勉强”,当时,她在社区开了一个免费辅导孩子学习的补习班,每天下午她都要教孩子们学习,搜集爱心故事她要一家一户的跑,这样下来她的身体可能吃不消。但是为了实现自己最初的愿望,她依然开始了自己办报的工作。

每天上午她像串门一样到社区居民家中去搜集爱心故事,下午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到了晚上再写稿子,然后校对“报纸”,之后再到第二天晚上送到复印店中,自费出报。张秀丽说:“第一次还算成功,但读者很少,我只送了几个社区居委会,但很多居民后来都找到我说很不错,这才让我有了接着办下来的打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编制“社区爱心新闻报”成了张秀丽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随着“社区爱心新闻报”的发行量不断增大,居民们为了帮助张秀丽减轻出报的压力,就在每月该出“报纸”时,上门去帮忙。“报纸一个月出一次,这两年来,每月的发行量基本保持在千份左右,最高时曾一个月发行了1万多份。”说到“报纸”的阅读情况,张秀丽自豪地对记者说,现在她的“社区爱心新闻报”在人民路已是家喻户晓了,她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爱心总编”。

两年多过去了,在张秀丽“社区爱心新闻报”的影响下,人民路办事处辖区社区里邻里之间的关系融洽了,一些社区还专门开展了孝子榜、好婆媳榜、文明家庭等活动,居民之间的关系一天比一天近了,辖区的生活环境一天比一天更和谐优美。

采访结束后,张秀丽匆匆告别记者,她对记者说:“你如果采写了有爱心的事情,也在我这里登一下,我想让更多的爱心故事在社区里传播。”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