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绿城杂俎
元皇陵的奇特葬法
新书架
家具修复
雨打芭蕉
折腾
挂职
韦斯琴书法
聂瓦河畔
五月槐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元皇陵的奇特葬法
博古斋

喜欢外出旅游的游客,也许会发现,在历代帝王的陵墓中,唯独没有元代皇帝的陵墓,这是什么原因?

原来,元朝帝王在墓葬制度上,曾经历了一次改革,不同于历代帝王。他们不主张“穷天下之力以崇山坟,倾天下之财以充藏椁,尽后宫之女以殉埋葬”的作法,并吸取过去帝国因厚葬带来“几经变乱,多遭发掘,形体暴露,甚至坟土未干,其坟墓已空”的教训,而是采取一种保密的土葬方式。这种墓葬形式,比起靡费巨大人力、财力营造皇陵来说,毫无疑问是一大进步。

那么元朝皇帝死后是如何入殓和埋葬的呢?

元朝皇帝驾崩之后,在入殓之前,首先要找一根粗大的楠木,并选其一段最直最粗的地方,锯下来(比死者身体长半米以上),然后从楠木段顶端,一分为二锯为两半,再按死者遗体大小,将中间凿空,将尸体放进去,再将两半楠木合拢恢复原状,外面用三圈黄金箍箍牢,上面涂上油漆。这些工序完成之后,便不声不响将灵柩秘密送往葬地。

据史籍记载:“元诸帝均葬于漠北起辇谷”。起辇谷在什么地方?各种说法不一,但多数人认为起辇谷是指克鲁伦河与土拉河之间的肯特山里(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元皇的墓穴,挖法非同一般,十分讲究“保密”这一原则。取土时一块一块,按其顺序依次放在旁边,不能乱放,只有最底下放棺材位置的泥土才能取出扔到很

远的地方去。

棺材放入墓穴之后,又依次将表土还原,恢复原来的面貌,在地面上看不出任何有过墓葬的痕迹。陵墓地面也不设任何标记,后来荒草遍地,使人无法找到陵墓的原址。

那么每年的祭祀又怎么办老呢?是不是随便在什么位置都行呢?非也。元皇的祭祀每年都照陈样准确地在陵墓的位置进行,从来

都不出差错。这是用什么科学方法找到墓址的呢?

原来,元代的人在长期的放牧生活中,掌握了骆驼的生活习性,并巧妙地借用了“骆驼痛爱子”这一本能。在墓葬时,将一头吃奶的小骆驼宰杀同时殉葬。这样,来年致祭时,就将被宰杀小骆驼的母亲牵来,让其“带路”前行,母骆驼凭借它特有灵敏的嗅觉,很快便会找到“其子”的殉葬地,并在那里踯躅悲鸣。人们便能轻而易举准确找到元帝的墓地进行祭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代的久远,祭祀当然就中止了,这样在茫茫荒原上,到处是野草荆棘,一片荒凉,哪能找到元皇陵墓的痕迹呢?所以至今文物考古仍无法找到元代帝陵的依据。

也许有人会问:在内蒙古不是有座“成吉思汗陵”吗?其实这个陵墓也是假的,里面只不过放着象征性的灵柩,并非成吉思汗真正的遗骸。真正的遗骸,据《多桑蒙古史》记载:当时成吉思汗葬后,墓地便广种树木,以后“树木丛生,成为密林,不复能辨墓在何树之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