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缘何儒学新复兴
煤老板买平安有何猫腻
宋祖德炮轰臧天朔值得一听
你还敢今天花明天的钱吗
挪用千万留党察看
由深圳袭警事件反思规范行政执法
一个交通枢纽与一座城市的出行变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一个交通枢纽与一座城市的出行变迁
从自行车到私家车从“乘车难”到快速公交 从奢侈梦想到“廉价航空”

本报记者 余英茂

核心提示

30年前,拥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是很多人的一大愿望,而要出门远行,买票难、乘车难、行路难几乎是“家常便饭”。

弹指一挥间,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交通工具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步行到骑自行车、摩托车,再到用私家车代步;从在高速公路上飙车,到乘飞机成为“空中飞人”;豪华舒适的动车组列车风驰电掣,出租车招手即停,公交线路与日俱增……如今的出行方式可谓多种多样,老百姓充分享受到现代交通的方便与快捷。

出行方便了,老百姓的心情也舒畅了。出行方式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巨大进步,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昔日清贫生活的苦涩,还能品味出改革开放带来的甘甜。

从蒸汽火车到动车组列车

郑州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我们这座城市是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史的一大见证。

1906年2月,陇海铁路郑州段建成,与先期修建的京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在郑州交会,郑州成为全国铁路大十字枢纽。得益于铁路的便利,郑州从一个几万人的小县城,成长为300多万人的大都市。

郑州中州大道东段,有一座全国唯一的以火车文化为主题的公园——世纪欢乐园,这里陈列着曾经在运输线上驰骋多年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这些不同时期的火车头饱经岁月沧桑的洗礼,就像一座座里程碑,从它们身上,人们可以触摸到清晰的时代烙印。

在这些机车中,一台古董级的8077号蒸汽机车特别显眼。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蒸汽火车是何物,蒸汽火车是最古老的火车,虽然速度很慢,却长期担当着我国铁路运输的主角。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火车机车更新换代的步伐不断加快,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再到动车组,火车司机变得轻松了,火车的运行速度更是突飞猛进。

2002年3月1日,郑州铁路局最后一台蒸汽机车8077号在宝丰机务段“退役”。这一天,该局隆重举行蒸汽机车告别仪式,人们纷纷与这台机车合影,让这难忘的一瞬定格。

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随着机车越来越先进,从1997年至2007年的 10年间,全国铁路进行了6次大提速,干线列车时速提升到200公里以上。经过提速,郑州人坐上了具有世界一流技术、最高时速达250公里的国产动车组列车,出行更加便捷。

火车提速消除了距离产生的地域藩篱,人们更像在一个超大的城市里生活。有了动车组列车,经常到北京出差的郑州一家企业的业务员张新华不再畏惧长途旅行之苦:“坐动车组列车去北京最多才4个多小时,比原来节省了一半时间,一天就能打个来回,以后,动车组列车是我坐车的首选。”

6次大提速使中国步入了高速铁路时代,接下来,我国大规模建设铁路客运专线,列车最高时速将达到350公里。

10月15日,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奠基开工仪式在郑东新区举行。

5年后,坐着高速列车,郑州人不管是到西安看兵马俑,去上海外滩散步,去北京参观鸟巢,还是去长沙感受夜生活,周边1000公里远的地方,都能在3小时内到达。从郑州至省内各地市,1小时即可到达。

从自行车到私家车

“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这句顺口溜是30年前人们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上个世纪70年代,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自行车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代步工具,需要凭票限量购买。

“改革开放以前出门多半是步行,谁有辆自行车就很‘拽’了!”家住东明路的52岁杜济善老人回忆说:“那时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块钱,攒个一年半载的钱才能买辆自行车,还要申请供应券。那年头姑娘结婚,家庭条件好的给买辆‘凤凰’或者‘永久’牌的自行车,就显得很阔气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自行车“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一度成为“自行车王国”,摩托车则成了年轻人追求的新宠。

正所谓时光荏苒,沧海桑田,现在,曾经风行一时的摩托车已经退出了郑州市区的交通舞台。提起这种交通工具,市民马为民还恋恋不舍:“想当年,骑着摩托车兜风,是时髦青年的一大标志,我也这样风光过,可现在……变化实在太快了!”

随着居民收入持续增加,自行车渐渐不稀罕了,销量正在逐年萎缩,开着私家车上下班也不再是梦想。记者从市车管所了解到,目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10万辆,其中,私家车所占比例超过70%。

如今,以车代步、自驾车外出旅游,成了很多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考驾照的人越来越多。周末正在一所驾校学习的郑州大学学生沈翔向记者坦言:“会开车是当今社会的必备技能,所以,我虽然不是‘有车一族’也要考驾照。”

从“乘车难”到快速公交

城市居民出行,公交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30年来,郑州的公交车也从过去的“老大难”,逐步变成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1954年初春,郑州发出了第一辆公交车。

1979年,郑州第一条电车线路开通。

1996年夏天,装有空调的豪华公交车驶上郑州街头。

1997年,无人售票车在郑州全面普及,公交售票员这个职业在郑州市区消失了。到了2001年,郑州公交又推出了公交IC卡,市民们刷卡乘车,省去了准备零钱的麻烦。

近年来,我市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公交车发展到4200多台,公交线路达209条,基本实现了“有路就有公交车”。郑州还在全国率先出台优惠政策,让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

根据《郑州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城市交通方式中速度最快、运力最大的地铁和轻轨、快速公交系统BRT,将落户郑州。2020年之前,郑州将建成快速轨道交通线4条、快速公交线路6条、公交专用道260公里。BRT快速公交车单车载客达200~250人,相当于5辆普通公交车,运营时速35公里,接近地铁速度,一条快速公交线路的集散能力相当于10条普通线路。那时,市区任意两点公交方式到达时间将不超过50分钟。

从奢侈梦想到“廉价航空”

30年前,很多人都没有去过飞机场,更别说坐飞机了。

近年来,郑州民航市场“风起云涌”,机票打折力度前所未有:“飞广州最低2.5折”、“飞海南3折”,提前买机票,还有更多优惠。坐飞机出行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机场候机大厅一派繁忙景象。

2007年初,国内首家廉价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公司入驻郑州,推出了99元、199元的郑州飞往上海的特价机票,比郑州至上海的动车组票价还要便宜,让许多人圆了飞行梦。

2008年3月30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成了全国首家廉价航空候机楼,春秋航空成为首家入驻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在郑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表示,将以新郑机场为中心,在3~5年内开通40条廉价航班。

“这仅仅是个前奏。”新郑机场副总经理王爱荣说,欲在郑州打“廉价牌”的航空公司不止国内的航空公司,马来西亚亚洲航空、新加坡欣丰虎航空、澳门航空等大批主推廉价航线的公司,也与新郑机场“亲密接触”。新郑机场将引进大批廉价航空公司,形成规模效应,建设以廉价航空为主的航空枢纽。

这种旨在“为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运营提供保障”的举措,被称为“郑州模式”。此后,厦门、沈阳、昆明、大连等国内多家机场也纷纷筹建廉价航空候机楼。

其实,廉价航空候机楼并不简陋,只是不再“豪华”而已。现在,世界航空业正从豪华、奢侈消费为主转向经济、廉价型。廉价航空公司的机票比其他航空公司平均便宜30%以上,其魅力就在于“人人都坐得起飞机”。

航油、机场起降费用约占国内民航公司成本的80%,廉价候机楼能降低航空公司的机场租赁费用。“在郑州的廉价航站楼,飞机起降一次就可以便宜8000多元,成本降低了6%~7%,而航空公司的利润只有3%~5%。”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说。

廉价航空有着巨大的市场。春秋航空新闻发言人张磊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07年,春秋航空在新郑机场发送旅客超过10万人,平均客座率达95%以上,利润超过了预期。

2008年7月29日,深圳航空公司与河南省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深航旗下的鲲鹏航空公司主运营基地和总部,年底前将迁至郑州。今后10年,鲲鹏航空平均每年将在郑州投放50~100座的飞机10架,票价维持在500元以内。

廉价航空公司的入驻,使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把郑州民航市场拉进低票价时代。郑州至上海的机票曾经只有8折,春秋航空的航线开通后,南方航空在淡季也推出了3折的机票。今后,郑州到多个城市将形成廉价“空中巴士”网络,更多的人将成为“空中飞人”。

“交通活则满盘皆活,这被无数的例子所证实。”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这样诠释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放眼未来,郑州将发展成为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交通枢纽。

从蒸汽火车、绿皮车到动车组,人们的出行日益舒适、快捷 (资料图片)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