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张朝晖 文/图
大到DVD、电表,小到螺丝刀、扑克牌,甚至连别人使用过的半块香皂、半管牙膏以及准备卖掉的旧书本、废报纸和矿泉水瓶,他都手痒难耐想方设法去偷,尽管家人认为他患上了“偷窃癖”的病,但他仍然要承担法律责任。
偷窃被抓 家人不惊
今年10月中旬,登封市东金店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程某报案称,有个小偷在翻墙进入他家盗窃时被当场抓获。民警当即赶到现场将犯罪嫌疑人控制。经现场勘查,被盗物品竟然只是很不值钱的塑料油壶、剃须刀和废报纸之类的东西,加起来不过几十块钱。经询问,犯罪嫌疑人何小强供认不讳自己的盗窃事实。随着案件的进一步调查,民警发现何小强实施盗窃的时间长达3年之久,而盗窃次数竟多达50余起。在向其家人送达刑事拘留通知书时,何小强的父母、哥嫂甚至邻居竟然丝毫不觉得惊讶。
嗜好偷窃 不能自拔
今年28岁的何小强家住登封市东金店乡,在大金店镇一家煤矿工作。今年5月,何小强的哥哥回家看望父母,意外发现何小强的住室放了三四台DVD机,还有很多影碟,抽屉里十几个手机充电器,“屋子里很乱,简直像是收废品的住处,废报纸、旧书、矿泉水瓶啥都有。”问过父母,哥哥这才明白屋子里面的东西都是弟弟小强下班回家顺手牵羊偷来的。原来,何小强2006年染上了偷东西的恶习,至今已3年。
故地重游 如数家珍
何小强偷窃物品包括受害人家的水瓢、胶水、猪药、半瓶香油、破凉席、扑克牌以及旧裤子、破被子、电视遥控器、洗洁精甚至一杆秤和一张新生婴儿出生医学证明,足迹遍及两个乡镇7、8个村子,历时3年,何小强却能清晰地带民警指认每一个现场,清楚地说明当天所偷窃的每一件物品,哪怕是半管牙膏。
偷窃成瘾 可能是病
弟弟锒铛入狱,使哥哥和他的父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父母私下对他说过,何小强把所偷的东西都放起来,只是在四下无人时,打开柜子看看这些物品,样子很满足,也从不销赃。受过高等教育的哥哥怀疑弟弟可能患上了“偷窃癖”。这让哥哥和父母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他们从来没想过,“偷窃”竟是一种病。更让他们内疚的是,当他们两年前就发现何小强第一次偷窃时,他们并没有严厉制止,自此错过了最好的教育时机。(何小强系化名)
图为:何小强偷窃的部分物品。
相关链接:“偷窃癖”属于意志控制障碍范畴的精神障碍。其表现是反复出现的、无法自制的偷窃行为,虽屡遭惩罚而难于改正。这种偷窃不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也不具有其他明确目的,纯粹是出于无法抗拒的内心冲动,据此可与一般偷窃行为相区别。“偷窃癖”患者往往对正常生活失去应有的信心,转而想方设法地偷窃,以达到引起别人注意或其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