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登封警方摧毁一庙会赌场
宋陵现在更安全
农村五保老人全部集中供养
巩义开放型经济逆流而上
中牟大白蒜成功“金钥匙”
13户农民代种全村农田
楚堂一年变成“明星村”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农机合作社使——
13户农民代种全村农田

本报记者 刘俊礼 通讯员 王炎军 张宏涛

11月12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新密来集镇郭岗村,刚下车就看到:机器轰鸣,复耕紧张地进行,农机合作大院建设工地人头攒动……见到记者,村民们纷纷上前,争先恐后地谈着他们加入农机合作社尝到的甜头。

农业增效从哪里突破

“俺这几亩土地交给农机合作社后,不需要投入一分钱,照样能分到充足的粮食。”村民郭福印感慨地说。

郭岗村地处矿区,全村有2060人,村里不少农民进入矿企成为工人,或进入镇区经商,搞物流、干个体、跑运输,二、三产业共计转移劳动力上千人,造成土地大面积闲置。同时,郭岗村农民人均土地多,农民年年种的是“老三样”——大豆、小麦、玉米,投入大,产出少。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到底应当从哪里突破?”面对住进楼房的村民,村两委班子苦苦思索,寻找突破。

去年农闲时,村两委班子,在农家炕头上搞调研。少数心存疑虑的农民对土地统一规模经营存有顾虑:部分多地的农户怕实施统一规模经营后,多的土地被村或镇收回;还有一部分农民怕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后,种他们地的人种不好地。

意见反馈回来,两委班子反复思考给农民以答复:不改变原来的地块和地数;土地流转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土地合理流转;由村委会监督,农民把土地入社后,国家每年的各项补贴一分不少地发给农户;每人每年分到200公斤粮食。

13户农民组成农机合作社

农民积极响应,很快将1600亩土地流转到13户农民组成的鸿运农机专业合作社手中,由他们实行统一整地、统一备耕、统一播种、统一管理,分别投入、分别收获、分别销售方式运行,农机合作社通过实行秸秆还田,减少焚烧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肥,节本增效。

加入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民则成了不种地的股东。今年58岁的村民郭长河去年9月份把自家的3亩田交给该社,让其代为种植。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些田不交给合作社,需交的费用为:机耕40元,机械育插秧60元,植保20元,收割60元,一季下来,总数为180元,加上其他的支出,需350元左右,若自己来种,有点不划算。他高兴地说,现在从选种到收割,自己都不用操心,交给合作社省钱省力,家里的儿媳外出打工去了,每年还能挣回几万元。

“活”了一盘棋

流转了土地,“活”了一盘棋。农民不再囿守着土地,土地外还有更精彩的天地。土地流转使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转移到二、三产业,拓展了就业空间,放开手脚创新业。粗略统计,今年,该村受益土地流转的村民不下百十号人,有人凭借自己的种植技术,当上了“职业农民”; 有人凭几辆车,“跑”出个运输公司;有人脑筋活络,走南闯北,当起专业经纪人 ……

郭岗村的土地流转模式引起了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的关注,他实地调研后饶有兴趣地说:“一个合作社13人,经过土地流转,代耕代管种了全村2060口人的田,解放了劳动力900多人,增加了规模效益,在农业基础得到巩固的同时,把农民群众从传统生产中解放出来,这是一个方向,符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后,我们将以合作社为依托,大力发展食品加工、现代养殖业,农民人均增收将超过5000元。”村干部保守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