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公开政府招待费
究竟有多难
周正龙认错,但司法不能放弃查明真相
买不起,还是买不起
政府家属院如同寡妇村
公车“轮休”: 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计划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公车“轮休”: 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计划
“限行”到“限数”,公务车更要节能减排
公务车“轮休”问题多多,闲置难道不是浪费? 把公务车改革进行到底需从根源解决,更要制度跟进
2008年6月16日,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最前)骑自行车上班体验能源短缺。 (资料图片)
2008年10月11日,竞买人在公车拍卖会上举牌竞拍。当日,南京雨花台区58辆涉改公务用车面向社会公开拍卖,所有车辆全部拍出。据透露,南京的13个区县将在年内全部启动车改工作,按车改标准,今后每区最多只能保留10辆公务车作为备用车队,其他公车一律进行公开拍卖。 新华社发
2007年12月16日,车管所警察和工作人员为公务车换上新号牌。2008年2月1日开始,海南省除政法系统专用号牌予以保留外,其他省直、中央驻琼各单位和各市县使用的“9”字头公务车专用号牌将一律取消。 新华社发

核心提示

安徽近日正式实行公务车“轮休”制度,要求各级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务车每周少开一天。这一举措的推行,使得安徽成为较早实行公务车“轮休”制度的省份之一。

与此同时,互联网上有关公务车“轮休”制的利弊之争仍在继续。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手。支持公务车“轮休”制的人认为,此举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意义重大,尤其是从政府公务车开刀,更显示政府在节能降耗上所下的决心。反方则认为,公务车闲置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再加上可能行政成本攀升,轮休的隐形成本完全可能高于所省下的汽油费,与其让公务车“轮休”,何不干脆拍卖闲置公务车?

“限行”到“限数”,公务车更要节能减排

安徽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综合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响应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安徽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省经委、省政府法制办近日三家联合发文,要求各级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务车按牌照尾数每周少开一天。星期一至星期五停开公务车牌号尾数分别为1和6、2和7、3和8、4和9、5和0,并倡导其他单位和个人参照上述原则每周少开一天车,更多选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为保证执行效果,安徽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目前已经出台了具体监督措施,将通过明查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督查公务车轮休制度执行情况,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监督作用,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与交警、媒体等进行联动,查处违规情况。如果有公务车违反规定上路,百姓发现后可以直接拨打监督电话进行举报。监管部门将会把违规情况记录在案,作为对该单位考核评价的依据。

除了安徽,较早实行公务车“轮休”制的还有山东、北京等省市。奥运期间,北京实施汽车单双号“限行”后,在缓解交通拥堵、提高空气质量等方面成效显著。为了让“让临时减排措施以一定形式固定下来”,国务院于今年8月发文《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各地紧接着在如何节能、如何减排上动起了脑筋,公务车“轮休”制度相继在各地启动。

公务车改革的深层次背景由来已久。据媒体报道,公务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每万里使用成本高出社会车辆5至10倍,每年各级政府官员公务车私用费用达2000多亿元。公务车和司机由此成为中国目前最大浪费之一。

公务车浪费的根源在于其个人受益而由国民集体埋单。“免费的东西人人都喜欢”,这似乎是大多人的想法。根据媒体报道,若公务车“轮休”得以顺利推行,仅党政机关的公务车每年“轮休”下来便可节约财政资金400多亿元。

公务车“轮休”制度的支持者声称,车多、路堵是很多大城市的顽症,能源短缺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公务车“轮休”制的推行,将会为破解公务车浪费的难题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这些乐观派表示,本轮公务车改革确实是动了真格,尤其是政府带头轮休,拿自己开刀,将能遏制住公务车私用的势头,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这无疑是公务车改革的一大进步,也为广大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树立了榜样。

公务车“轮休”问题多多,闲置难道不是浪费?

虽然公务车“轮休”制的支持者众多,但反对的声音也一直没有消停过。反对者认为,虽然公务车“轮休”制的出发点是善意的、美好的,但实际效果是否会在政策制定者预设的轨道上得以实现,很难预料。

首先,政策的制定者在看到公务车“轮休”节省汽油和环保的同时,“轮休”意味着公务车的使用价值打了折扣,政策制定者是否看到了公务车本身的闲置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除了司机的工资和监管成本等不谈,全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公务车闲置那将损失多少?如果精打细算地算笔账,公务车闲置所造成的浪费有可能还要高于所省下来的汽油费。买了那么多车,却不充分利用,虽然节约了油气资源,却浪费了汽车资源。

其次,公务车闲置还可能导致政府机关行政效能降低,最终导致纳税人所享受到的服务质量直接降低,这样的损失又该如何计算?怎么弥补?或者换另一种可能性,公务车闲置并不会影响行政办公,那么既然这些闲置下来的车子都不是必需的,也就是说,如果每周少开一天不影响公务的正常进行,那就说明政府并不需要那么多车辆。那么闲置的这部分公务车为何不干脆削减,或拍卖给个人,并且严格限制甚至停止购置新的公务车。这应该是一种比公务车“轮休”更好的选择。

其三,居于强势地位和拥有丰富资源的政府机关会想方设法再购进新车,或者拿到新的车牌号,我们永远不能小看一些政府官员在“钻”政策空子上的“创造力”。不管是哪一种后果出现,都会造成国有财产的浪费。此外,公务车“轮休”的目的之一是缓解交通压力,改善环境,在一些农业大省的小县城或者偏远地区,本来就不存在什么交通压力,还希望通过全国一刀切的“轮休制”解决这个问题,岂不荒谬?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黄家亮分析说,北京奥运期间的临时限行措施确实有效减少了交通拥堵现象。而且,多数车主也非常配合和支持这样的临时保障举措。但是,如果将限号作为一个长期性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依然值得商榷。因此,有关公务车改革,仍需要综合考虑深入调研,切莫用“拍脑门”的草率方式制定政策措施,不要让公务车“轮休”制成了中看不中吃的“鸡肋”,影响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把公务车改革进行到底需从根源解决,更要制度跟进

纵观我国公务车改革史,类似的公务车改革措施已不鲜见,在各地也有不同的版本和形式,有货币化的改革,也有取消公务车而实行包车的,有以里程来限制公务车私用的,也有采用全球定位系统监督的,不少行动看上去很美,但或由于实施细则拖泥带水,或缺乏完善监督,最终,大多数的结局是草草收场,不了了之。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翟年祥认为,当前,我国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的大背景下,公务车改革“风暴”再起已成大势所趋。公务车是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用公款购买、用于公务活动的车辆,目的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确保行政机关高效运行,除此之外,公务车不该也没有义务去承载其他,不能成为某些官员的“私家车”。

据了解,国外有很多措施也值得我国借鉴。据媒体报道,在韩国首尔,“官车”绝不许任何人私用,在完成一天的公务后,必须返回市政府并登记就位。如果没有紧要公务的话,首尔市市长也要经常乘地铁上班。有的国家则给公务车加上GPS系统,如果是办私事,就按一个键,其中的费用就在自己的工资里扣,监督部门不定期地从GPS记录档案里抽查,查到公务车私用就严罚。

专家认为,在我国的公务车改革中,最重要的是要破除领导干部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增强领导干部的节俭和环保意识,加大公务车改革的力度和步伐,促使他们少坐或不坐公务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将公务车轮休、使用以条款的形式法律化、制度化,并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结合起来,真正把公务车改革进行到底。与此同时,要从根本上解决公务车节能,还要解决公务车的相关配套问题,比如推行公务车制度改革,完善公共交通设施,推进城市功能布局及交通结构调整,提高公交运输比率,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