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产权房变相放水房价必跌
一个“院士级”的恶搞命题
杭州地铁事故
为何人人喊冤
局长夫人吃3份低保
“劝返” 算不上一种模式
细算经济账 “医药分开”到底难在何处
源头管控变异 一些官员出国成待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劝返” 算不上一种模式

出国考察的温州市鹿城区委书记杨湘洪仍然滞留在海外,不知所踪,领受“劝返”之命的人员无功而返。针对越来越多的官员出走现象,最高人民检察院探索出了“劝返”模式,而这一新模式在国内引起了民众的争议。(11月13日新华网)

引起争议是正常的,因为“劝返”模式实在有可议之处。出国考察的官员滞留海外不归,这明显是一种弃船行为,他们是切实感到了不安全,感到了某种威胁,而在寻求逃生。说面临引渡条约缺失的难题,“劝返”成为唯一可行的办法,这只能说明“劝返”是不能算办法的办法。“劝返”的实践证明,经苦口婆心,经好说歹说,有被劝归的官员,但人数少得可怜,与庞大的永远都“劝返”不回的那部分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劝返”所搭进去的社会成本可谓巨大,大到与其成效不成比例。

心中无鬼,官员不会外逃。不犯了事,官员不会外逃。不算计好,官员也不会外逃。外逃,对于这类官员而言是项艰难的选择,却也是不得不做的选择。他们都逃到了他们认为的安全之地,进入了“保险箱”,有人上嘴唇碰碰下嘴唇,一通话就想把他们说回来,是太小看这些外逃官员的能耐和手段。他们没有个人利害的权衡吗?未逃以前,他们还有什么没有想好?他们逃出去,是为了再讨价还价,有一天被“劝返”回来吗?未逃之前,这些官员都是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劝别人的人,劝别人做好人,劝别人要爱自己的生养之地。但他们做出外逃的选择时,却一点都不犹豫,一点都不迟疑。他们一旦金蝉脱壳,就只有庆幸,只有暗自得意,把他们“劝返”回来,除非他们的智商出现了新的问题。

所谓的“劝返”模式,于法理上并无依据。它更像是一种想当然,更像是一厢情愿,它在是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的一种无用功。“劝返”模式,它既劝不回几个已逃入“天堂”的官员,更难阻止想逃出去的官员继续外逃。“劝返”模式,根本就不能命名为一种模式,如果硬说成是一种模式,那也是一种基本上算是失败的模式。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