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我省举办农民健康知识竞赛
全省68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行
新郑千名调解员成基层“消防员”
郑州奥体中心明年开建
两次乔迁
省市政府与香港新恒基签合作协议
千亿中央投资用于七个方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两次乔迁

两次乔迁

郑州热电厂 朱 华

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1977年到1987年的10年中,我们一家4口人挤在30平方米的平房里的生活。因为没有暖气,每逢寒冬腊月,父母就支起炉子,抱着我和哥哥烤火取暖。有一次,下了夜班的妈妈抱着我烤火时,由于困倦难耐,打起了盹,一不小心,我的袄袖着起了火苗,闪烁的火光把我吓得号啕大哭,惊恐万状的妈妈立即拍打火星,好在抢救及时,我毫发未损。

家里没有厕所,总要往返数百米,跑到居民区东侧的一处公厕。做饭用的是频繁灭火的蜂窝煤,父母总是劈柴来助燃。家里还经常停电。

家中的电器也是凤毛麟角。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一直伴随我的童年,1985年买了一部“红灯”牌录音机,那台30厘米长的“黄河”牌收音机才“退居二线”,寥寥无几的家具还是爸爸单位作为福利发放的。

1987年8月17日,恰逢周日,我们全家喜迁新居——一套60平方米的单元房。虽然卫生间仅有1平方米多,但是是水冲式的,方便卫生;家属区电线铺设规范,很少出现跳闸停电的现象,我们终于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看书学习;液化气化繁为简,使我们彻底从掏煤渣、劈柴火的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崭新的暖气片整齐地排列组合,漫漫严冬终于可以在温暖如春的环境中度过。一年后,“半球”牌冰箱、“威力”牌洗衣机不约而同地来到家中。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窗式空调、电话、18寸彩电又陆续“登堂入室”,电气化时代悄然而至。

父母的收入也在逐年攀升,长年累月为了生计而奔波操劳的他们终于展开了紧锁的眉头,幸福的笑容时常挂在嘴边。餐桌上的菜肴越来越丰盛了:鸡鸭鱼蛋应有尽有。从白开水到各式各样的饮料,从冬储大白菜到大棚时鲜蔬菜,我们的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攀升。

2002年4月,我们住进了80平方米的高层住宅,用上了中央空调,卫生间洗手间干湿分离,客厅设有自动防火报警装置;家里陆续添了34寸纯平彩电、42寸液晶彩电、全自动洗衣机、节能冰箱等家电,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3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我家和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家庭一样,变得越来越漂亮,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