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旅游餐饮 上一版3  4下一版
驻华使节的爱斐堡印象
本期美食:红枣煨肘子
百名旅游志愿者
招募在继续
中原旅游 着力休闲产业群
金鹭鸵鸟游乐园
启动淡季票价
魅力郑州吸引国际旅交会客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中原旅游 着力休闲产业群
镜头二
天下渔仓镜头三
中原路水岸花木城

改革开放30年 郑州旅游新发展 之二

郑州市中原区位于郑、汴、洛产业带上,被称为“郑州的西大门”。然而,随着郑州东城区商圈的逐渐完善和快速发展,人们对西郊的记忆更多地停留在林阴小路、工业厂区的基础上。

但是“中原区发展城乡休闲旅游业无论任何方面条件都相当优越。”中原区文化旅游局局长张金区告诉记者,“旅游业本身所固有的惠民效应,终将成为改变中原区旅游落后面貌的‘先行军’。”中原区文化旅游局没有放过发展旅游业的大好机会。

近年来,中原区文化旅游局本着“以市民为服务中心,以发展城乡休闲游为工作重点”,坚持旅游惠民、城乡和谐发展为原则,开发了“西流湖滨湖商务休闲区”、“‘ 绿西湖’常庄水库休闲商务区”,力争打造出集休闲、商务、餐饮、办公、会务为一体的休闲商务区。

镜头一

咱家小院

“堂屋”、“南屋”、“北屋”、“东屋”、“西屋”、“厢屋”,不愧是咱家小院,名字都是童年时叫熟的。然而可别小看这小院,它不但各个厅房装饰得或豪华或温馨或简朴,还设有果园4亩,菜地20亩,鱼塘6分,农作物种植区5亩,各种绿化植物数万株,尽显农村风光的同时,还保证你筷子夹着的菜蔬绝对卫生和新鲜。

垂钓、棋牌室、儿童娱乐所、果蔬花卉种植园、畜禽动物养殖园以及定期开展的农事劳作、书画、盆景展览活动,更是让咱家小院其乐融融的乡土气息直浸心灵深处。

咱家小院位于中原西路中原大桥南侧,紧临贾鲁河,常年流水潺潺,院内绿树成阴,空气新鲜。徽派庭院式建筑,白墙灰瓦,青石板小道,布局与自然生态环境极为协调,哪怕只是夏天的时候搬个竹椅随便找棵树乘会儿凉,冬天的时候拿个凳子晒晒温暖的太阳,相信,咱家小院就会让你远离都市的喧嚣,享受简单、纯净的自然。

镜头二

天下渔仓

大红灯笼、长条凳,红枣木搭的茅草棚,成片的竹子还有环绕四周的冬青,不用猜,这该是享用天下渔仓鲜味的地方。再看那绿树掩映中露出一角的小茅厅,定是供游人休憩之用。还有那一片银波闪闪处乱舞的绿丝绦,是游人目之所及的渔仓最常景。

天下渔仓位于郑州市中原区航海西路办事处道李村,从市区出发,到达景区只需20多分钟。渔仓占地70亩,处于碧波荡漾的常庄水库东岸,建有别致的餐厅和独具风味的草棚,有鱼塘30亩,筑堤坝数百米。另外,渔仓还是农家菜的集会地。烤全羊、熬炒土鸡、烤鱼、炸白条、相思萝卜干、时令野菜以及杂面馍、糊涂面等等,能报上名的农家菜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得见。

镜头三

中原路水岸花木城

10万平方米的“花卉市场”, 116万平方米“农林休闲观光园”, 中原路水岸花木城,规模中涌现的大气已经让我们不得不折服。

中原路水岸花木城是集花卉种植、交易、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科技生产、生态环保、农耕文明、中原文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生态观光园” 。项目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420米,规划总面积126万平方米。

在郑州旅游大发展的今天,中原区文化旅游局坚持旅游惠民、城乡和谐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近郊休闲游。西流湖生态公园、郑州植物园、千亩桃园等一批新兴休闲场所,邓记叫化鸡、中原大锅菜、冯湾猪蹄、刁沟烩面等农家乐在中原区政府和文化旅游局的规划之下,逐步成为郑州市民休闲旅游集散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