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只要有了理想和良心
空白的人格
蔡元培首先是一个好人
贫穷也会被世袭
索尔仁尼琴语录
随录讲人
教 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蔡元培首先是一个好人

蔡元培到南京,当时还是南京政府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的汪精卫请他吃晚餐。蔡元培苦劝汪精卫改变亲日立场,铁心抗日。蔡元培说这些的时候流下了眼泪,滴在汤盘里,和汤一道咽下去。

蔡元培先生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人物。他身为前清翰林,却热心于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革命信念终生不渝。他从旧时代过来,却有着非常前卫的教育思想,主张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宣扬劳工神圣,“以美育代宗教”。一句话,作为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都做出了非同一般的贡献,影响十分深远。

然而,对蔡元培,也许最恰切的评价应该是:他首先是一个好人。

毛子水《对于蔡先生的一些回忆》披露了这样一个细节:蔡元培有一次跟钱玄同聊天,钱玄同突然问:“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写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写得这样蹩脚,怎么能够考得翰林?”蔡元培先生笑嘻嘻地回答:“我也不知道,大概因为那时正风行黄山谷字体的缘故吧!”蔡元培1912年就是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是标准的高官;年纪也比钱玄同大19岁,算是长辈,然而,他对钱玄同的冒犯毫不在意,充分反映了他的宽容。

蔡元培特别关心别人。1932年春天,蔡元培到武昌珞珈山小住,武汉大学的同人热烈地欢迎他。当时学生辈的陈西滢正卧病在床,不能行动。蔡元培走上百余级石阶专门去看陈西滢。一年夏末,陈西滢与蔡元培一同去北平。车快到北平时,蔡元培对陈西滢说:中央委员乘车是不用花钱的,这一次一个钱也没花,心里觉得很不安,饭车的账希望陈西滢让他开销。蔡元培说得这样委婉诚恳,陈西滢也不好坚持。第二天早晨发现不但饭费,连睡车上茶房的小费他都付过了。车到站时,蔡元培又说他带了一个当差,并且有人来接,行李有人招呼,劝陈西滢将行李放到一处运去。陈西滢非常感动,后来专门写文章提到这些事。

蔡元培待人宽容、热情,却也不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当朋友做了错事,他敢于直言不讳地指出来。罗家伦《伟大与崇高》一文回忆:1935年,蔡元培到南京,当时还是南京政府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的汪精卫请他吃晚餐。蔡元培苦劝汪精卫改变亲日立场,铁心抗日。蔡元培说这些的时候流下了眼泪,滴在汤盘里,和汤一道咽下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靠事业标定价值的。但人又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我们随便干什么都可能对他人发生影响,因此,做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应该成为我们的第一追求。做好人与干大事其实一点也不矛盾。

真正的好人不会把做好人看做一种投资,但时间一定会主动付给你应有的补偿。

摘自《读者俱乐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