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荒山成了景区游园
坚持龙头带动和聚集发展不松劲
专家破解
具茨山岩刻
十条精品街 一街一个性
靠腌菜过冬的日子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首要任务
创新惠济直面挑战迎难而上
郑州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靠腌菜过冬的日子

靠腌菜过冬的日子

郑州 赵成义

我们家是四代郑州人了。但凡郑州的老户人家,都有腌咸菜的经历。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咸菜是郑州许多家庭的家常菜。那时,每到秋末,大街小巷各个居民院落,人们在房前屋后的朝阳空地上支起架子,垫上苇席或竹帘子,把洗净切好的萝卜、芥菜摊铺上去。破开的白菜和雪里蕻则大都用线绳串挂在屋檐下,或搭放在平时晾晒衣服的铁丝上,构成独特的秋末风景。

那些年,没有条件讲究腌制技术。作料少得可怜,主要是盐及少许的花椒和八角。萝卜、芥菜大都是切成块状或片状,晾晒后放入事先调制好的作料水里。白菜和雪里蕻则更简单。码一层菜放一层盐,再码一层菜再放一层盐。也有些家庭主妇为了孩子,不辞辛苦腌出点花样。我母亲就是这样。每年她都要把一部分萝卜和芥菜分别腌成萝卜干和芥菜丝。那时候没有切菜机具,全凭手切,母亲和父亲累得胳膊都不想抬。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的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腌咸菜最费劲的还不是洗菜和切菜而是买菜。因为那时蔬菜和粮油一样都是凭票定量供应的。腌菜所需的大部分菜,只能去买菜农们缴不上的菜,或者是菜店凭票卖剩下的菜。我们家常常是父亲带着大妹妹,母亲带着我分头到各个菜点寻觅。找到目标后一个人排队,一个人过去通报信息。有时候等候买孬菜的队比买好菜的队还长,排队排得让人心焦腿软。有时候,眼看快排到跟前了,菜却卖完了,能把人气哭。

腌咸菜最费神的是晾晒。日出后搬出去,日落前收回来,前前后后得二十多天。最令人揪心的是天气,一遇到连阴天,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上,生怕还在晾晒阶段的蔬菜潮霉变坏。在漫长的冬季里,这些咸菜非常重要,一日三餐,有两餐都要靠它下饭呢!有一年,快过年的时候,我们家的大半缸雪里蕻不知什么原因烂了,春节过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全家人天天都要吃窝窝头蘸辣椒。

岁月如水,沧海桑田。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郑州市的蔬菜供应越来越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南方菜、反季节蔬菜到现在的大棚蔬菜,价格平稳货源充足,市民们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了。腌咸菜的人家一年比一年少,即便仍然保留着这种习惯的人家,也是少而精。精心腌制出来的碧翠黄瓜、酸豆角等,爽脆可口甜咸适中,比商店里卖的还好吃。

好吃归好吃,但人们还是吃得少多了。现在大家都吃新鲜、吃营养、吃健康,连大鱼大肉都很节制,何况是咸菜呢?偶尔吃一次,是美味佳肴后的爽口,也是对曾经生活的回忆和念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