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我家待客变迁记
配合支持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
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
田间地头搭起大舞台
进一步优化施工环境
政协委员视察
城市建设管理
太原客人在新区考察
靠创新破解“成长的烦恼”
刚奠基的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见喜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我家待客变迁记

岩 雨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豫南农村。小时候印象中,爱面子的母亲最头疼的事就是家里来了客人,拿不出像样的饭菜待客。

爷爷笃信“自己吃了过腹,客人吃了留名”。每次有客人来,他让母亲烙的馍、炕的葱花油饼,只够客人吃的量,自己则吃玉米面、红薯面做的馍,炒菜也只让客人吃。

在待客上,母亲时常与父亲吵架:做小学教师的父亲经常不打招呼把同事领家吃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雨天的中午,父亲又领同事到家里吃饭。当时,母亲已做好一锅糊涂面,见客人来了,爱面子的母亲拿起面瓢,撑着雨伞,问了几家,终于借到一瓢白麦面;又从我婶家借了几个鸡蛋,给父亲的同事做了鸡蛋捞面。我和妹妹都嚷嚷着要吃,结果啥也没吃到,还挨了母亲一巴掌。

那时候,每逢过年招待亲朋,母亲也有绝招:母亲把鸡鸭鱼肉都切成小块,裹上厚厚的一层面糊油炸。待客时在锅里烩一下,装碗时,上面只薄薄地盖一层,底下全是粉条白菜。客人走后,母亲再把退桌菜里剩下的荤菜一个个挑出来,下次如法炮制。我们兄妹几个根本吃不到那些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也和千千万万的农家一样,过上了天天有白面馍吃的温饱日子。

1980年,我考上长沙市的一所中专。那年寒假回家,母亲在招待客人时,就开始把盘、碗装得满满的,鸡鸭鱼肉也让我们随便吃。往年伴随全家过年吃的、用油渣儿干菜做馅、以红薯面为主、只掺一点白面做皮的“肉包子”不见了。招待客人,母亲再也不发愁了。

后来,我们兄妹5人陆续在郑州落户。退休后的父亲、母亲和我们一起生活。父母最高兴的事就是见到亲朋好友。招待他们吃饭时,总要摆上满满的一大桌菜:有外买的各种风味卤菜,有自己动手做的炒菜。

这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家再来客人都进饭店,主随客便,川豫粤湘几大菜系随便挑。随着保健意识的增强,现在到饭店再点菜时,讲究荤素搭配,并把山野菜、粗粮饼、杂面条作为首选。30年前,谁家用野菜、粗粮杂面招待客人是要落话柄的;而今,这些曾经被我们吃烦的野菜和粗粮杂面则回到了待客的餐桌。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