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嫌疑人X的献身
与龙永图论道
十里洋场的黄包车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十里洋场的黄包车

高宗达

黄包车,又名人力车。最早来自日本,又叫东洋车、洋车。为引人注目,招徕生意,车身涂黄漆,故名黄包车。

其实,最早发明黄包车的是一个英国牧师培利先生,但他的发明在欧洲却毫无用处,高傲的欧洲人自然不乐意做都市里的“人马”。可是在人力资源过剩的东方,黄包车却是“车得其所”。聪明的日本人用这项发明制成了简单的人力车,这就是后来传入中国的黄包车。

1873年,黄包车从日本传入上海,叫做东洋车。初期的黄包车两轮高大,木制,外裹铁皮,拉行时甚为颠簸,且易损伤路面,曾遭到工部局的干涉。后改为钢丝橡胶轮,车行更平稳,拉起来也较省力。当时的黄包车须安装铜喇叭、脚铃和车灯,夏天有帆布防雨篷,冬天则挂棉暖篷。也有精美的黄包车,那是有钱人购置、雇用车夫的自备车,俗称“包车”。

虽然当时的上海已有汽车、电车,但黄包车仍然是都市交通的主要工具。一方面是因为坐黄包车可免去挤电车的拥塞之苦,而更主要的是当时黄包车数量非常之多,随处可见,乘坐很方便,而且价钱极其低廉。因为黄包车的存在既可以免去城市交通上的大笔投资,又能使租界当局坐收渔利。按当时规定,每辆车都需有照会,每张照会照例得交纳照会费,仅此一项,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每年就可坐收60万两银子。

拉黄包车的都是从农村出来的穷人,每天赤着脚奔跑在马路上,异常辛苦,然而所得却甚微。一辆黄包车每天需向车主交纳租金,一个黄包车夫每月的平均收入大概在12元左右,这点微薄的收入却是以健康为代价的。长期没日没夜地奔跑在都市中,黄包车夫的心肺都遭到了极大损害,许多车夫拉不上几年,就劳累而死。

黄包车初时均为双人同坐,可男女同坐,1879年,因被认为男、女同坐有伤风化,车夫拉双人车也颇困难,因而禁止双人同坐。

黄包车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较低,民国初年,黄包车已风靡京、津、沪、汉等大都市,并以很快的速度普及到全国各地。1931年,上海有黄包车24300辆。到抗战前夕,上海的黄包车夫发展到8万辆,而全国的“骆驼祥子”(拉黄包车者)估计在100万人以上。当时上海人出门乘坐黄包车去办事、购物、串亲访友已成为一种时尚,也是种主要的代步工具。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轮车的兴起,人力车逐渐被淘汰。1956年,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被送进博物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