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旅游餐饮 上一版3
葡萄的革命
百名旅游志愿者
招募在继续
本期美食:招牌鲈鱼
新乡市来郑“热卖风景”
郑州日报即将推出
“特色年夜饭”展示活动
打造综合型休闲景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打造综合型休闲景区
多措并举发展“农家乐”

惠济区

在惠济区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西山黄帝城、荥阳故城、汉代冶铁遗址,还有花园口将军坝、扒口堵口纪念碑、小顶山毛泽东视察黄河纪念地等现代人文景观。民间文化也相当丰富,黄河澄泥砚、惠济烙画、惠济剪纸被省文化厅评为全省“知名民俗文化产品”,其中,黄河澄泥砚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刚好是上周持续降温的那几日,站在花园口的黄河岸边,远眺黄河,身边是一队前来观光的旅游团,导游甜美的声音无疑为这个寒冬增添了几分暖意。“从2005年至今短短的三年间,惠济区旅游景点、景区接待游客的总人数从167.8万人次迅速上升到了290.3万人次。”惠济区旅游局局长罗黎明告诉记者。

近郊游品牌日趋成熟

近年来,来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8位国内著名规划专家一致通过了《郑州沿黄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带战略规划》评审,郑州沿黄地区有望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生态区。

惠济区拥有郑州市城区唯一一座自然山体——邙山,比邻母亲河——黄河,山、水、城、林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滨水城市格局。已建成开放式的森林公园、独特的黄河湿地公园、天然牧草园、名贵植物观赏园等优质景区,构成了“三园两带”和“六万景观”的生态美景,成为“国家一类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被誉为郑州市的“绿肺”和省会“后花园”,构筑起“古汉文化看惠济、黄河风情游惠济、生态休闲在惠济”的大旅游格局。

惠济区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强区和“一区、两中心、三个产业”的发展思路,依托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环境优势、山水相依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城市近郊游品牌。

“休闲度假哪里去,郑州近郊游惠济”。在惠济区“农家乐”发展之初,惠济区旅游局聘请河南旅游专家,参与惠济区农家乐旅游的规划,制定了《惠济区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生态经济强区建设的重要支撑,本着“重点成片、沿路成线、科学规划、典型引路、以奖代补”的原则,在区内炎黄产业带上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旅游项目,走出了一条“以生态建设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带动生态建设”的特色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全区“农家乐”、“渔农乐”达到116家,其中市级星级农家乐11家,区级星级农家乐23家。2007年,率先制定了《惠济区农家乐旅游项目奖励办法》,区财政投入200万元用于奖补农家乐。2008年,又在原有奖励办法的基础上,制订了《惠济区发展近郊游工作奖励扶持办法》,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

现如今,郑州市已经认定星级的农家乐中有一半都在惠济区;池塘垂钓型、花木游览型、黄河观光型、农家窑洞型、农户庭院型、瓜果采摘型、古朴怀旧型等几种类型的农家乐形式满足广大市民近郊休闲的需求。主要依托黄河风景名胜区、花园口旅游区两大景区,集中连片发展农户庭院型农家乐也让惠济区的农家乐初步形成了“两点三线三区”的发展格局。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