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 风 上一版3
tpzz308122
tpzz30811129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清白传家

南北朝的徐勉,字修仁,梁武帝萧衍时,曾任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侍中、中书令等官职。一生著述颇丰,有《左丞弹事》、《会林》等传世。《梁书》载,徐勉为官勤政廉守,不徇私情。一次和门人夜集,有个客人虞高向他求官,他正色说:“今天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徐勉平时不营产业,家无积蓄,俸禄均分给亲祖中的贫人。有人劝他,他说:“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

《诫子菘》是徐勉一则著名的家训。大意说,我家世代清白廉洁,所以常常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至于家产上的事,不仅是不经营,而且从来没有提及过。我今天的高官厚禄,那是由于自己的才能,而且仰仗祖先的风范和福泽。东汉的杨震说,把清白家风传给子孙,不是很厚一笔遗产吗?韦贤也说,留给子孙满满一竹笼黄金,不如一部经书。我希望自己也能效法先贤。自做高官以来,将近三十年,一些门生和老朋友向我建言,或劝我广置田地,或劝我开设客栈,或要我多买船只搞运输,或要我经商赚钱,我都拒绝了,不仅不想与民争利,而且想省掉一些杂乱的事情。这则家训,语气平疏,心意自然,一位耄耋老人谆谆诫子的情态如历眼前。

唐初名臣房玄龄的父亲房彦谦亦是一生为官,却自奉甚俭,家无余财。《隋书》中记载他“自少及长,一言一行,未尝涉私,虽致屡空,怡然自得。”其中也载有其家训:“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贪,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房玄龄遵循其父亲的家训,后来虽位高权重,仍谨慎洁勤,从不矜其功,终得清白传世,成为一代名相。

司马光是我国宋朝的史学大家,他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训俭示康》,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开篇说:“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事实上,司马光的祖父(司马炫)、父亲(司马池)和自己,三代都是进士,都做高官,且都清廉。司马光继承祖上遗训,生活十分简朴,勤廉自守,终其一生。正如文学家苏轼所说:“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赢得了“清直仁厚闻于天下,号称一时名臣”的赞誉。其另一则家训,写得更是切情切理,意味深长。主要是说,人们为了生活,少不了钱财,但不可求多余,剩余过多,反而成为负担。子孙果然好,布衣蔬食自然能够自谋,不致死于路上;子孙不好,虽积金满屋,又有什么用。所以多藏财物遗留给子孙,是极愚蠢的事。这里,司马光明示了一个道理,聚敛资财遗于子孙,以为可使子孙后代富有,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徒然养成子孙骄奢淫逸的恶习,以致懒慢失勤,不思进取,庸碌无为,最终一事无成,贻害终身。他自己则平生不事聚敛,官拜宰相,位极人臣,弥留之际,想的仍是朝廷政事,死后屋子里“床箦萧然”,枕边只有《役书》一卷。有同僚著挽词称,“漏残余一榻,曾不为黄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