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齐昨抵郑
问候很贴心
发展城乡文化 我市实事实办
我把中原当故乡
《再见 初见》高校巡映
关注“空巢”老人
范冰冰变身“红太狼”
快拳真招演《叶问》
郭德纲
对垒 “小沈阳”
难忘“巴颜喀拉”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我把中原当故乡
——近访作家罗光平

■本报记者 李 颖

“始祖山吞云吐雾,缔造东方大帝;姬水河含阴吸阳,孕育炎黄子孙。”雕刻在新郑始祖山顶峰石柱上的对联,是著名作家、上古历史文化研究专家罗光平创作的。9日,记者见到罗光平,他称自己来郑州百多回,此行目的是再登始祖山。

《东方大帝》呕心沥血

“常言道:天下本无乡,心安即是家。四海为家的我早就把中原当成自己的故乡,这里成就了我,我也为它呕心沥血。”罗光平说。

让罗光平呕心沥血的是他历时18个月耕耘而作的传奇历史小说《东方大帝》。“2002年,我应邀参加新郑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此踏上了《东方大帝》的创作历程。”罗光平告诉记者,从少年时代起,他就阅读了《史记》《中国通史》等大量历史书籍,虽然有关黄帝的记述很少,但也让他感受到了黄帝的伟大。

《东方大帝》展示了中华民族先民质朴、纯真、热情、善良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作品将主人公轩辕黄帝塑造成上古时期在东方诞生的伟大君王,为开创中华文明、统一华夏作出了无与伦比的历史性贡献。

“我是怀着历史使命感创作《东方大帝》的,期间,曾奔赴中原各地尚存的炎黄文化遗迹,收集史料,踏遍30多个市县采风,每天笔耕十多个小时,通宵达旦,染疾吐血。”也因为此,罗光平对郑州充满深情厚谊,“我还是新郑市的荣誉市民呢。郑州我曾经来过170多次,这次是为重登始祖山而来。”

《第二个太阳》关照当下

不管是《东方大帝》,还是之后创作的《龙图腾》,罗光平都在力图发掘和讴歌轩辕黄帝造肇华夏文明的历史功绩,激发现代人的爱国自尊情怀。如今,不满足于只关心逝去岁月的罗光平把视线拉回到现实,不久前,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第二个太阳》是他关照当下的又一力作。

“一辆从昆仑雪山出发奔向东海的列车,一趟36个小时的旅程,一群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特征完全迥异的乘客,引发出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精彩故事。”罗光平说,创作《第二个太阳》,意在用悲欢离合的人物命运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来隐喻当代人类的精神面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