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摄像头监控办事大厅服务细节
多种案件免收诉讼费
贫困生可免费治近视
公交调度室有了按摩椅
老字号棉纺企业
今年减税1742万
和谐社会在郑州的点点滴滴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和谐社会在郑州的点点滴滴
四、藏在心里的幸福和表现在数字上的幸福

(上接第一版)2003年9月中旬,郑州市委书记李克听取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汇报时得知,全年就业再就业6万人目标任务即将提前一个月完成。他又提出新要求:“到年底还剩100天时间,大家再努力拼一把,向8万目标奋进。” 李克向劳动保障部门负责人表示:“完成全市就业再就业任务,到时候我请您喝酒。”

面对日趋完善的市场机制,政府没有忘记扶持那些为改革开放作出牺牲的“4050”人员,由政府投资开发了诸如交通协管员、巡防队员、暂住人口协管员等公益性就业岗位。为使更多的下岗职工早日再就业,我市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的任务数从8万人相继提高到10万、12万。2002年以来,我市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初步确立起就业再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实现城市下岗再就业约40万人。

“阳光”不仅照耀城镇下岗工,农村劳动力也获得了全面重视。2005年以来,我市把“双12万”列入每年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中:即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及时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

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全市加快经济发展的16项措施之一,2004年,先后出台《郑州市劳动用工规定》、《郑州市外来人员就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规范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和工资标准问题,不断完善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障和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农民工居住身份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甚至养老问题,都在近几年取得实质性的巨大进展。

让农民工欣喜的事儿一件接着一件:

建立专业的劳务市场,免费为下岗职工、进城农民工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2005年12月,市政府投资兴建的河南郑州农村人力资源中心市场挂牌。

如果说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而社会保障就是稳定之基。“十五”期间,为完善郑州市社会保障以及就业工程,市财政累计投入百亿元左右。与此相伴,一系列社会保障的“利好”消息纷至沓来:

全民医保实行。2007年,随着《郑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的出台,郑州市全民医保全面铺开,城乡无单位的居民均纳入医保体系。我省社会学家评价道:郑州市建立全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政府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一件大事,对我市建设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这个历史性的进步,体现了对人的生存权的尊重,体现了公共财政惠民利民的原则和本义。

全民养老保险实行。2008年7月,《郑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出台,年满16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均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从2006年开始,市财政筹措资金,截至目前已拨付经费1300万元和高龄老人生活补助1000万元。

对全社会所有人员实施大病医保,其中,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资金,为破产倒闭企业的职工实施大病统筹,更是开全国之先河,某种意义上甚至具有“破冰”的效应。

郑州市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市城镇职工中实施后,国有破产和困难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因资金短缺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显现出来。如何解决?一时成为一个难题。

发展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提高人民大众的福祉,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在国家没有出台政策、没有明确资金标准和渠道的情况下,郑州市政府从2005年始,由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资金,破解了这一全国性难题。当时,《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相继进行报道:郑州市政府在全国率先为4.3万名国有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办理大病统筹医疗保险。此举引起了中央和劳动保障部的高度关注,被评价为对全国产业工人的一大贡献。

3年来,全市66个街道办事处的46个社区和106个乡镇的224个行政村分别建立起离退休人员管理所(站)。全市20多万名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得到按时足额发放,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郑州市离退休人员管理所(站)的建设经验,被国家劳动保障部称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郑州模式”在全国推广。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和谐社会建设这条充满希望的民生之路上,“为民谋利,改善民生”的主旋律激荡在郑州上空,越来越高昂。

三、建立教育医疗住房三大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的重要权利

这是民生持续改善的30年。

教育、医疗、住房作为民生的主要指标,是考量百姓生活质量的三大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市建立了多层次教育体系,让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打造看病就医绿色网络,让百姓看病更方便;构筑全民住房体系,让居者人人有其屋。

教育作为民生之基,是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让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良好的环境里享受同等的教育权利,历届党委政府如是说、也如是做!一组数字为郑州教育事业发展的巨变作了最好的诠释——

自1977年恢复高考,郑州市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一年比一年大,数字显示: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由1978年的1396.2万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42.4亿元,年平均增长21.8%,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了全市GDP的增长速度。尤其从2003年开始,教育投入伴随着市财政收入的锐增而呈现几何式的增加。2003年迄今为止,全市为教育投入达到百亿元左右。自2004年至今,我市加大投入,共规划新建、改扩建47所中小学校。今年,市委、市政府又把 “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5所”列入“十件实事”之一。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郑入学享有与城市学生同等的待遇,可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教育均衡、教育公平、教育公正的理念越来越渗透到每位公民的心中。

正是有了历届党委、政府的重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育人观念30年来一直润物细无声地体现在各级政府的工作之中;正是有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郑州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截至2007年年底,郑州市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小升初比例100%;初中入学率99.68%,巩固率99.88%,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也在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18.3万,是1978年的2.3倍。高中教育的普及率达到81%。1978年,郑州市高等学校仅8所,在校学生几千人;如今,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50.3万人,是1978年的63倍。 一个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一位哲人说得好:一个民族的未来如何,主要看他对教育的投入。因为,一个民族的素质高低,决定了他对世界的贡献!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是各届领导共识。改革开放30年来,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基本,郑州市筑起了有效的公共卫生屏障。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老大难的民生问题,2003年到2008年,市政府连续6年将有关卫生院建设、新农合试点等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自2003年至今,为建立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市财政累计投入30亿元左右,打造出一张覆盖全社会成员看病就医的绿色网络。目前,郑州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49家(不含军队医疗机构),每千人拥有床位4.85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76人。

更让居民感到就医方便的是郑州市120急救中心的建立。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有病人需要急救,拨通120这个号码,不出几分钟急救车就会赶来。而以市长令形式颁布的《郑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标志着我市的急救工作已经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大力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卫生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2007年10月,以金水区人民医院为中心医院组建金水区总医院,下设柳林等4所卫生院及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掀开了城乡医疗资源一体化改革的序幕。为广大农民营造了良好的医疗及预防保健环境。

一位社会学家说:30年改革一直前行,尽管具体内容包罗万象,目标、对象时时不同,但有一条主线越来越清晰,那就是“民本精神”的体现,正在变得明确、切实和主动。在我市,“民本精神”弹奏着越来越强劲的旋律。

为解决农民看病问题,我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让农民从此搭上健康快车。目前,郑州新农合参合人数达396.37万人,参合率96.38%,全市六县(市)八区提前两年实现全覆盖。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对我市新农合工作取得的成绩多次给予报道。

市委市政府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高标准创建,几年来,社区卫生服务得到群众认可。

截至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已覆盖郑州市85%的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内就可到达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就医模式正在形成,小病有钱治,大病有保障。看病就医越来越方便了。

居住作为民生之需,从来就是与教育、医疗事业紧密相连的民生三大主要因素。

从1978年开始,当全国改革开放的列车轰隆驶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福利分房的模式已不适应新要求,郑州市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租金改革、出售公有住房、集资建房以及住房货币化等,至1998年我市全面停止福利分房,住房建设、消费、管理社会化、市场化,住房产权私有化的目标基本实现。

住房市场的改革,在刺激开发商积极性的同时,更给百姓带来了可以触摸得到的便利和实惠。

家住“鑫苑名家”社区的退休教师于老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多岁结婚时,他从单位分到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平房,和大伙共用公共厕所,很不方便!后来买了大一点的单位住房。近几年,则住上了环境好、舒适的百余平方米的高楼!“‘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我们在70年代幸福生活的理想蓝图,如今早已实现,这不是改革开放给咱们带来的实惠吗?我很知足啊!”年近70的于老师满脸乐呵呵。

像于老师这样的人在郑州不是少数。截至2007年年底,全市已拥有房屋建筑总面积12201.45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了11倍,其中住宅6975.88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16倍,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1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了3倍。

在提供各类商品房的同时,历届政府没有忘记低收入群体:经过十多年努力,全市已逐步建立完善了以经济适用房制度为主、廉租房为辅、以困难企业集资建房为补充的住房保障体系。自1995年至2007年年底,全市累计建成经济适用房601万平方米, 5.9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圆了住房梦;3034户低收入家庭享受到廉租房政策。

有许多幸福可以隐藏在心,但有一种幸福却需要用数字见证:

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084元和6594元,是1978年的46倍和54倍;年均增长分别为14.1%和14.8%,分别比人均GDP增速高3.5和4.2个百分点。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3025元,是1978年的42倍。

手里有了钱,腰包鼓了起来,城乡广大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

仅以2007年为例,城乡居民生活费支出分别达到8757元和3916元,是1978年的30倍和37倍。大件消费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中期的“摩托车、电冰箱、洗衣机”,再到目前的“电脑、汽车、商品房”。消费量级由百元级向千元级、万元级甚至几十万级跃升的同时,是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降低,人们餐桌上的饮食结构更趋科学、合理。

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百姓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近几年来,我市做出了建设平安郑州的重大举措。以“三抓一保障”为总体思路,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打造平安郑州,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近年来科技强警步伐不断加快,为建设平安郑州编织一张安全网。以金水区为例,在全区每个居民楼院、繁华路段、出入市口等处,累计安装监控探头26235个,辖区各类案件发案率持续大幅下降。

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物质文明的提升,人们对精神文明的渴求日益迫切。截至2007年,全市投资共建立了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文化信息网络,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100%。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互联网、旅游文化、娱乐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2007年1月,一份惊喜交到了郑州手上:《暸望东方周刊》携手知名幸福学研究者、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奚恺元,对国内31个主要城市进行了城市总体幸福感调查,因为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明显,郑州市在城市文明幸福感、城市发展幸福感、对政府官员感知的幸福感三大项指标中,分别位居第六、第三、第二位。

在和谐的主题上,2008年金秋,郑州再次成为对焦的准心——在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民政部等组织评选的“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榜单上,郑州仅次于杭州、西安,位居“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第三位。

郑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更加和谐的民生画面:鑫苑社区、送变电社区等一批“样板”社区不断涌现,成为闪亮的郑州“名片”,邻里和谐、友爱互助的陇海大院现象更集中体现了较高层面的城市文明。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段段感动中原儿女的佳话在中原大地广为传诵,成为郑州和谐社会建设这首交响曲的一个个跳动的响亮音符……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在为民谋利、改善民生这条充满希望的和谐大道上,劳动就业为基,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事业发展始终步履矫健,一路高歌猛进,郑州,谱写出一曲雄浑壮美的交响曲,而且,正在谱写和高高奏响的这首社会和谐的旋律将会更加美妙动听。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