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解读
郑州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郑州全民养老
专家打出高分
科学发展涌春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科学发展涌春潮
围绕存在问题 扎实展开调研突出实践特色 取得初步实效

(上接第一版)

创新学习形式 深化学习效果

按照市委要求,全市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原原本本通读中央指定的“四本书”,对重要篇目反复研读,做到学习之前有计划,集中学习有记录,个人学习有笔记,学习结束有心得。

活动中,我市创新了学习的载体形式,立足“五学”深化效果。

党委组织集中学。市委召开了6次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组织四个班子领导进行为期2天的封闭式集中学习讨论。全市共举办各类科学发展观培训班、学习班、研讨班930期,培训党员56300人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达625次,部分党员干部的读书笔记已达2万字以上。为检验学习效果,活动办公室主要领导直接审阅了全市40个单位“一把手”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并逐一作出批阅。市国资委、园林局等单位采取1+1方式,即聘请理论专家作专题辅导,从宏观上解决什么是科学发展问题;聘请实践专家作业务指导,从微观上解决怎样实现科学发展问题,营造了活动氛围。市工商局等十几个单位开辟网上专题栏目,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

高端论坛深化学。市委先后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梦奎等领导、专家作专题报告,开阔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视野。市交通局专门在复旦大学举办3期为期28天的集中学习培训班,研究现代交通信息化管理问题。市妇联组织全市50余名女领导干部到清华大学参加集体培训,提高了综合素养。

专题辅导引领学。市委书记王文超、市长赵建才分别到联系点新郑市、市发改委作专题辅导报告,市四大班子其他领导分别到各自联系点调研辅导。市直各部门主要领导也都为本单位本部门党员干部上党课、作报告。全市领导干部、专家教授上党课、作辅导累计达495次。

座谈交流促进学。市委按照活动单位的性质,分城建、文教、政法等8个系统,召开不同层次的学习和调研交流讨论会。全市各活动单位召开各个层面、各种类型的座谈会达785次。

实地考察现场学。全市组织党员干部到先进地方实地参观考察126次,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围绕存在问题 扎实展开调研

在第一阶段的学习调研活动中,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先进事例是什么,符合科学发展经验做法是什么,制约科学发展盲点、难点、薄弱点是什么,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现象是什么,科学发展群众意愿期待是什么,科学发展思路举措是什么等“六个必问”,全市由市委常委带头,开展了“一人一题”大调研活动。

市委书记王文超先后到新郑市、荥阳市、上街区、郑东新区等地,就跨越式发展、安全生产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层次调研。市四大班子其他领导围绕市委确定的32个重大课题,分别到联系点专题调研。市委组织部围绕影响组织工作发展的14个重点课题,开展“部门联动,问计基层,破解难题”大调研活动,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各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研走访,真正做到了“六进入”、“三感知”,即进农村、进工厂、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进社区,感知基层疾苦、感知实践困惑、感知科学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开展专题调研1685次,召开研讨会895次,撰写调研报告965篇,征求各类意见13540条,梳理突出问题1178个。

与此同时,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我市第一阶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新闻宣传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郑州跨越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相结合,精心策划,统筹兼顾,大力宣传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先进典型和实际效果。截至目前,省、市媒体共刊播稿件400余篇,其中,省直主要媒体刊播稿件近100篇, 市属媒体刊播稿件300多篇,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突出实践特色 取得初步实效

突出实践、全方位地推动工作是我市学习调研阶段工作的突出特色。全市坚持把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始终,做到“五个结合”,即把活动开展与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与建设“三化两型”区域性中心城市相结合;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相结合;与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相结合;与思考谋划明年工作相结合,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规范,更是一把标尺、一面镜子,可以检验发展的得失,衡量工作的成效,增强了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为做好今后工作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增加了动力。

市委在学习借鉴先进城市发展理念基础上,结合郑州实际,提出了建设“三化、两型、四中心”这一郑州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新定位。针对当前严峻经济形势,市委又采取十项应对措施,明确年底前将新安排资金20亿元,用于民生工程和基础项目建设。

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边学习边反思、边调研边讨论、边整改边谋划,着力突出实践特色,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市人防办积极协调,精心组织,使火车站地下连通及大同路人防工程建设一、二期工程在22天内恢复路面交通,被省会新闻媒体誉为“郑州速度”。市财政局积极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完成了15所中小学、50所农村学校实验室新建扩建和70个新农村示范村、300个标准化农村卫生所建设。市水利局采取多元化筹资发展水利模式,探索建立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体系”。

由于始终坚持了“两手抓、两促进”,突出了发展主题,创新了体制机制,我市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今年前10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16.4亿元,增长20.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5.7亿元,增长42.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6.3亿元,增长3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98.9亿元,增长23.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自今年2月以来已连续8个月回落。目前虽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财政收入回落幅度加快,但总体上看,年初确定的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及 “五个四”年度奋斗目标基本能够实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