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登封成立非公有制经济党工委
新兵起程奔赴军营
户籍室设埋伏
缉拿网上逃犯
新农村书屋增至85家
新农村里新变化
计生知识竞赛举行
房屋出租 依法纳税
为谋发展 问计于民
与时代同行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与时代同行
登封市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成就报道(下)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韩心泽 余红洲

嵩山旅游

一路炫彩走向世界

登封山川壮丽,历史悠久,专家们概括其旅游资源:“佛、道、儒”三教荟萃,“天、地、人”竞相生辉,“山、寺、貌”互补争艳。改革开放以来,该市强力实施“旅游立市”战略,使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有媒体记者如是评论:由于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使登封这个河南省普通的县级市,在世界上的声名不输于国内任何名城。

1982年,电影《少林寺》公映,使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嵩山风景区名扬海内外,一股少林武术热潮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来到嵩山,来到登封。伴随着国际、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兴起,登封旅游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外事接待的旅游方式。1986年,登封接待游客一度达247万人次。

1994年以后,国内旅游市场逐渐升温。同时,太室山、少室山各旅游景区(点)的开发建设基本完成,旅游产品结构相对成熟稳定,特别是一年一度的“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使嵩山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具有现代化旅游内涵的产业型经济。1996年年底,登封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1年以后,登封利用国债资金全面完善了嵩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以后,少林景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嵩阳书院、中岳庙等景区投巨资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三大景区先后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4A级旅游景区。2007年3月13日,少林景区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5A级旅游景区。随之,登封市的旅游经济收入连创新高,旅游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6年10月,总投资1.3亿元的河南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演出正式投入市场运营,弥补了登封没有晚间旅游项目的不足,有效拉长了嵩山旅游链条。2007年以来,登封市又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对嵩山历史建筑群周边环境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嵩山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一系列推动举措,使登封市旅游产业格局实现了少林一枝独秀向嵩山全面开花的转变,悠久的嵩山文化以整体面目走向世界。

随着登封市旅游环境的不断优化,登封市的旅游产业规模也得到了极大扩张。全市年接待游客人数从1978年的3.1万人次增加到2007年的600多万人次。2007年,旅游直接收入达2.2亿元,总收入20亿元,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了市生产总值的33%。而据业内人士估计,2008年,该市的旅游接待人数将突破80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突破2.5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25亿元。

登封发展旅游产业的新目标是: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世界功夫之都。目前,该市正在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登封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对此,登封市委书记张学军目光敏锐:要逐步实现登封由观光旅游向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转变,由资源开发型旅游向需求开发型旅游转变,由旅游景点向旅游目的地城市转变,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

山城魅力

在生态理念中不断提升

登封本地的老人们常常这样描述解放前的登封小县:“半城黄泥半城沙,炊烟缕缕没几家。一鸡啼鸣听全城,城多破衣少车马”。改革开放后,为发展旅游事业,登封市政府下大力气对原有城区进行了扩建。到1990年,县城建成区总面积达到3.8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万人。

1994年5月30日,经国务院考察批准,登封撤县设市,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牢固树立生态理念,开拓性地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动员全社会力量,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城市建设热潮,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近30亿元。特别是近几年的市政设施建设尤为突出,3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2007年1月竣工投入试运行,现在日均处理污水1.5万吨。在对原垃圾处理场进行两次加坝增容的基础上,日处理200吨的新生活垃圾处理场已投入运行。城市集中供热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一期工程于今年6月6日开工建设,预计将于今年年底竣工并实施城市集中供热。为进一步改善市区生态环境,解决垃圾污染问题,全面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登封市又在市区新建垃圾中转站、公厕9座,对市区11座三类公厕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

改革开放以后,登封市的城区绿化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1985年,县政府开始对城区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规划。当时,县城尚无公园,只有中岳大街西端万羊岗有一处革命烈士纪念馆,面积0.8公顷,绿化覆盖率只有11.9%。2001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动员大会,拉开了创建园林城市的序幕。从那时起,该市在抓好城区山林绿化、道路绿化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挖掘文化内涵,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公园绿地工程和游园,培养了一批花园式单位和居民小区,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具有山城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

近几年,登封市又新建了迎宾广场、峰乐园、怡中园、武林园,改造绿化了迎宾公园、嵩阳公园和鸡鸣游园、少室游园,绿化美化了少林居民小区、污水处理厂、武术城道路、少林大道、颍河东路、北环西路、旅游公路,市区道路更新、补栽行道树5000余株。对市区主次干道路灯进行了重新改造,共安装路灯3566个;对市区双溪河进行了全面综合整治,河岸两侧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有效改善了河岸两侧近3平方公里区域内的居住生活环境。实施了西入市口绿化亮化整治工程,累计改造整地面积165亩,绿化总面积6.3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有了更大的提高,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顺利通过了建设部专家组的考核验收。

登封的城市越来越美,登封的魅力不断增加。最能说明登封城市魅力增长指数的,是她获得的“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目前,登封市区11.8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拥有各种绿地317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64.32公顷,市区绿化覆盖率达31.6%。拥有地市级花园式单位43个,省级绿化达标道路3条,省级绿化达标公园1个,一个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登封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