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商海微澜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后计划时代的工业夕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后计划时代的工业夕照
——棉纺路工业区 ——南阳路工业区 ——华山路工业区
电子产业发展迅速。
我市建成第一条速冻食品生产线。

本报记者 陈锋 实习生 符永超 文 许大桥 图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获得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实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先后设立5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从资金和政策上倾斜,加速了沿海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很快形成了全国工业发展的第一方阵。而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州,在改革开放的步伐上明显滞后于沿海地区,并面临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国有企业处于改制的阵痛期,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步,区域发展格局出现明显变化,以传统产业为主的支柱产业逐渐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郑州工业进入了艰难的转型和探索发展时期。

回望郑州工业几条“明星路”

回望工业,有些企业和道路无法“绕”过:棉纺路、南阳路、华山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这些郑州工业的“大路”有的风采不再,有的红火依然。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不会忘记他们,因为,他们曾是郑州工业的最初脉动,他们曾撑起郑州工业的躯体,也撑起郑州工业的历史骄傲。

——棉纺路工业区

位于郑州市区西部,陇海铁路线南侧、京广铁路以西、建设路以北的带形地区。经过“一五”、“二五”时期建设,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嵩山路以西以纺织工业为主,一字排开建设了郑棉一厂、郑棉三厂、郑棉四厂、郑棉五厂和郑棉六厂5个大型国营棉纺织企业;还建有郑州印染厂、河南纺织机械厂、河南第一纺织器材厂、郑州第二印染厂等大中型企业;加之厂区对面的工人住宅区及配套机构设施,形成了方圆600万平方米纺织工业区,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机制不活、设备落后、资金短缺,我市纺织业一直在困境中徘徊。

资料记载,1996年,郑州纺织行业曾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当年,嵩岳集团被列为全国纺织行业百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同年,郑州印染厂、河南第一纺织器材厂等依法破产。

2008年,郑棉一、三、四厂整体产权拍卖,标志着我市最大的传统产业——纺织行业彻底结束了几十年的国有体制,我市国企改革迈出里程碑式的一步。

——南阳路工业区

位于郑州市区北部,铁路编组站以东,金水路以北,沿京广铁路线向北延伸至北环道,包括南阳路、沙口路。该工业区于“一五”时期起开发建设,并以海棠寺车站为依托,连接37条铁路专用线,逐渐形成了以轻工业、食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兼有医药、建材等行业的工业基地。主要建有郑州面粉厂、郑州冷冻厂、郑州油脂化学厂、郑州灯泡厂、郑州化学制药厂、郑州肉类联合加工厂、郑州啤酒厂、郑州市无线电厂、郑州市水泥厂、郑州铸造厂、郑州柴油机厂、郑州第二柴油机厂、郑州第一钢厂、郑州纺织机械厂、郑州起重设备厂、郑州锅炉厂、郑州毛纺厂、郑州拖拉机厂、郑州金笔厂、郑州粮食机械厂等工业企业。

目前,郑纺机等企业依然在这里红火经营,郑州锅炉厂等企业已外迁,不少企业已经破产。

——华山路工业区

位于郑州市区西南部,在建设路以南、航海路以北,主要包括华山路、伏牛路。该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1954年从郑州西站引铺铁路专用线后,各厂先后接轨。主要建有第二砂轮厂、郑州电缆厂、郑州煤矿机械厂、郑州电器厂等大型工业企业;另外还有黄河机械修造厂、郑州中原化工厂等工业企业。

在经历了20世纪末的行业性困顿之后,郑煤机近年来进入了一个年年攀高的快速发展期;1993年,以中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磨料磨具企业郑州白鸽为母体的“白鸽股份”在深圳证交所开盘。这是河南第一家上市公司。2007年,“白鸽股份”更名“中原环保”,实现了从磨料、磨具领域向环保事业的转型。同年,上市公司中科英华重组郑缆股份,有近50年历史的郑州电缆集团由此迎来新生。

转身·起舞——国企演绎群体繁荣

改革开放初期,紧跟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郑州工业企业开始进入连续几年的恢复和治理整顿,共同构筑了以国企为主体的群体繁荣。

“一五”、“二五”时期,国家在郑州投资建设了上百个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治理整顿和随后的改革,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

“五五”后三年中,郑州的企业改革主要是扩大了企业经营管理权,并逐步推行多种经济责任制,使企业在计划安排、产品购销、利润分配、资金运用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同时还初步对一批企业进行整顿,开始按照专业化写作的原则进行改组和实行经济联合。

“六五”期间,郑州工业改革开始冲破长期以来存在的计划经济制约,对工业企业计划生产从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整,开始注重市场对工业资源配置的作用,注重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大了对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和社会急需品生产。1984年后,郑州工业以打破吃“大锅饭”和搞活企业为中心,进行改革探索,对国有企业层层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对城市集体工业企业和乡镇工业企业的干部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进行改革,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的生产经营也焕然一新。

始建于1955年的郑州水工机械厂,改革开放后曾创出了多项国内之最产品,为我国水电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郑煤机也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定了以发展“三机、一架、一装备”和单体液压支柱为重点的煤机制造专业化发展目标,1986~1992年,企业进入技术改造时期,综采支护设备研发已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自主开发的液压支架产品开始进入俄罗斯、土耳其、印度等国际市场。1989年企业通过国家二级企业评审。

郑纺机是上世纪80年代国内棉纺清花设备的唯一制造商。计划经济时代,国内纺织业内曾将郑纺机赞誉为“清花浆纱,独此一家”。

同样值得提起的还有国家重点企业白鸽集团,作为我国首批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之一,“白鸽”牌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省市自治区,而且还先后远销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世纪80年代,郑州的纺织企业群体也一起红火,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几十万纺织大军的收入也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而增加,棉纺路沿线一度成为郑州生活消费的风向标。不少风味小吃店在当时门庭若市,繁华景象至今仍被市民怀念。纺织企业群体的繁荣,为郑州赢得了“轻纺名城”的美誉,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郑州市总体规划》就曾提出:郑州是以轻纺业为主的工业城市。

除了既有的大中型企业外,改革开放初期,郑州也新建、改建了一大批企业,他们形成了工业早期兴隆的新生力量。

“六五”时期,郑州重点完成了郑州第二面粉厂、郑州毛纺厂、郑州合成纤维厂、郑州西服总厂以及第二砂轮厂碳化硅车间、郑州油脂化学厂皂粉车间、郑州玻璃厂啤酒瓶车间、郑州葡萄酒厂啤酒车间、郑州中原铝厂型材车间等企业的大中型改造项目。

“七五”期间,郑州又建成了一大批工业生产项目,主要有:建成大平煤矿年产原煤60万吨,建成巩义、登封、新郑、密县2×1.2万千瓦和巩义、登封2.5万千瓦等6个地方电厂,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8.2万千瓦。当时,中原制药厂、郑州轻型汽车厂、郑州热力电厂等企业已开工建设。

国企的群体繁荣,带来了郑州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的迅猛提高和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1978年,郑州的水泥产量仅为38万吨,到1985年已提高到119万吨,到1990年更是翻升到227万吨;电缆产品,1978年的郑州产量仅为2500多公里,到1985年已增加到6300多公里,1990年又跃升到7800多公里。钢铁、原煤等产品产量也在1978~1990年实现了翻番。

1978年,郑州工业增加值仅为12.2亿元,到1989年已跳升为50亿,1993年更是一跃而跨过百亿大关。后计划时代郑州国企的群体繁荣,基本上推动全市工业规模扩大了近10倍。

渴望·求索——趋向市场的艰难跋涉

郑州工业的发展进步,一方面得益于郑州独特的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也得益于多层次的投入,当然也离不开省市各级在体制方面的创新和努力。

体制驱动。以市场为导向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增加郑州工业发展的活力。改革开放后,郑州工业经济领域也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不触动工业经济所有制的基础上,深化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利改税”为主要内容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在国有企业中推行层层承包责任制,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初步实现了由计划生产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的转变。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使乡镇企业成为郑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投资驱动。“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郑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断增加,并对一些大中型企业实施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其中仅“七五”时期对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就高达28.9亿元。2002年全市当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7亿元,为1977年11.5亿元的3.97倍。工业固定资产和技改资金的投入保证了郑州工业长达25年的平稳增长。

资源驱动。1978年至2002年是郑州工业化进程中的初期阶段,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证明,工业化初期阶段投资和资源对发展至关重要。而郑州市是煤炭、铝矾土等资源大市,在1978年至2002年工业发展进程中,郑州工业发展没有受到资源的制约,煤炭、氧化铝等产业成为郑州市工业经济中稳步增长的支柱性行业,对郑州工业在转型和探索时期保持平稳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郑州工业对比沿海城市工业发展中唯一明显的优势。

彷徨·沉思——工业步伐有些沉重

回顾总结转型和探索时期的工业发展,有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这一时期,郑州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延续25年持续下降,到2002年降到历史最低位。这主要受到体制改革缓慢、国家区域政策调整和城市阶段发展定位的影响。

比重下降的同时,郑州工业也出现了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增长模式主要依靠资源驱动,长此以往造成资源环境压力;二是1978年至2002年郑州工业发展的状况充分说明了工业投入对工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必须不断增加工业投入,以促进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三是如何在国家区域政策调整时,在不利区域格局中做好工业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国外和发达地区的产业向郑州转移;四是郑州工业体制改革任务仍然艰巨,需要探索加快推进郑州工业体制改革的有效措施;五是如何采取积极措施,尽量缩小与沿海发达城市的差距,同时均衡全市工业发展等。这些都需要郑州工业在“十五”期间进行探索和实践,也为“十五”期间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企业改制步伐缓慢。从上世纪80年代起,郑州工业企业改革不断推进,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这些措施仍是计划体制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触动企业所有制基础。这种改革还明显受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政府对企业的经营尤其是人事、资产、酬劳分配等方面有着严格限制,导致企业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对一些经营困难的企业,政府还要财政兜底,没有真正使企业成为市场生产经营的主体。到2002年全市非公有制工业总量不足全市的30%。这种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状况表明,郑州工业企业改制的任务仍相当艰巨,企业改制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

国家区域政策调整。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国家区域政策发生了重大战略性调整,国家投资和政策逐步向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和经济特区倾斜。在这种背景下,郑州作为内陆城市,在改革开放前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丧失殆尽,以前的“三线”优势反而成为郑州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最大优势。在国外,发达地区的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向沿海城市转移,使这些沿海城市工业迅速发展,而郑州工业只能靠仅有资源优势、缓慢的体制改革和相对较少资金投入来苦苦支撑。

阶段城市发展定位。工业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三产的发展,而三产的发展尤其是工业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明显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效率,但三产的发展与居民的消费能力有紧密的关系。2000年以前郑州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直接导致三产发展的消费动力不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全国大力发展三产的浪潮下,郑州城市定位开始向三产转移,并取得显著成效。三产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作用逐渐增强,而同时期的工业增加值在体制、国家区域政策以及城市阶段发展定位的影响下,在全市GDP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直至降低到2002年的40.85%,甚至低于1957年郑州全部工业增加值42.86%的比重。而在同一时期,正是杭州、青岛等国内发达工业城市开始酝酿并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起步阶段。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