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21版:商潮骤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糖酒飘香展会风生水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糖酒飘香展会风生水起
糖酒会烙上郑州印记糖酒会带来巨大财富酒香中催生活力会展业

本报记者 王文霞 实习生 张笑立

糖烟酒会又回来了,在阔别了N年后,2001年10月,全国第一大会又回到了昔日的根据地——郑州。

因为便利的交通条件、较强的接待能力,曾经许多年,全国糖酒会一直是郑州和成都的专利。糖酒会对郑州的贡献,不仅仅是会期里可观的经济收入,更包括市场化先进经验、运作手段的蜂拥而至。

郑州餐饮酒店业服务质量领先全国……

郑州广告业的繁荣兴盛……

郑州食品业的异军突起……

郑州旅游业的互动融合……

郑州会展业的升级换代……

糖酒会,是郑州商业繁荣的启蒙点,是郑州市场化进程的助推器,是郑州经济发展的检阅台,是郑州形象提升的放大镜。

糖酒会远走了,但糖酒会的自然遗产还在惠及郑州。

糖酒会,一个散发着浓浓香甜气息的展会。在这个场面红火、人头攒动、广告眼花缭乱的激情氛围中,一个新的产业——会展经济孕育成长了。

一座城市与八次糖酒会

市商业局办公室原主任杭小师, 见证了郑州举办的八届糖酒会,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提及八届糖酒会,仍记忆深刻。

1985年秋季,郑州首次举办糖酒会。这届糖酒会第一次打破行业封闭,对外开放,无论商业、工业,还是国营、集体、个体都可以参加。交易方式灵活多样,既有现货成交,又有期货合同。与往届交易会相比,不仅规模大、客商多,而且范围广,除台湾外,全国29个省、市、区3万多名客商参会,总成交额达21亿元。

1986年,郑州又迎来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参会客商3万多人,总成交额21.6亿元。河南产品总成交额达7568万元,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四,其中罐头产品成交额1839万元,在全国排名第一。

198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糖酒会的影响力、吸引力、辐射力日益增强,不仅国内的工商企业踊跃参加,还吸引了美国的麦氏、瑞士的雀巢等十多家国外厂商。参展商品和交易范围也由糖酒会的主导产品扩大到与食品生产相关的包装、印刷、食品机械等行业。这届糖酒会参会海内外客商近4万人,商品总成交额54.5亿元,其中郑州市糖酒公司购进总额达3000万元,仅健力宝饮料就达2000吨。河南产品成交额3.44亿元,由上届的全国排名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

1990年,商业部原副部长白美清及省市主要领导到会剪彩。如此大的规模,如此高的规格在郑州尚属首次,在全国糖酒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此次糖酒会参会的国内外客商达4万多人,参展的一万多种商品,总成交额38亿元,比1989年秋交会的21.99亿元增加73%。在全国副食品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下,为扩大流通、开拓市场、启动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的成效十分可喜。这一年,全国糖酒三类商品交流会正式更名为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1992年,率先推行“集中布展、统一管理”,改变沿街门店摊点的交易方式。这届糖酒会参会的海内外客商达6万多人,海外企业及港台企业增多是本届交易会的显著特点,在海外颇有影响的企业都是老板亲临交易现场,进一步表明全国糖酒会在海内外的影响。参展的商品全、行业多,不仅有糖酒会的传统产品,而且扩大到干鲜果、腌制品、海产品及相关行业,商品成交额98.9亿元。

1994年,实行“集中布展,集中交易”,展场分别设在郑州市交易中心、河南省体育馆,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参会的国内外工商企业3000多家,客商约4万多人,总成交额达115.45亿元,除各省区外,涉及法国、美国、瑞士、泰国、韩国5个国家及港台地区的22家知名企业,如国际上著名的洋酒公司人头马、马爹利、轩尼诗等。

1997年,参加交易会的工商企业4000多家,客商8万多人,除国内企业外,还涉及美国、法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境外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参会的境外企业和“三资”企业达1200多家,占参会企业总数的30%。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此前历届糖酒会不可比拟的。本届交易会参展商品一万多种,除糖酒会主导产品外,又进一步向粮油制品、食品包装、食品机械、玻璃制品等相关行业延伸,成交额135.6亿元。

2001年,参展企业4000多家,参会客商约10万人,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韩国、日本、加拿大、法国等。参展商品除糖酒会传统产品外,更突出名、优、特、新产品,并继续向相关的行业延伸,总成交额113.68亿元。

糖酒会烙上郑州印记

现任市文化局局长的阎铁成在商业战线浸染多年,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郑州在糖酒会上的荣耀。

全国糖酒会到1998年共举办60届,盘点后总结出12个之最,其中,郑州占了三个:

成交额最高的糖酒会——郑州 1997年秋 135.62亿;

最早糖酒会研究会——郑州 1988年;

第一次采用“全国商品交易会”名称的糖酒会——郑州 1990年。

1985年11月初,人民日报(海外版)首次刊发糖酒会盛况,图文并茂,“糖酒商品交易会以传统的形式开到大城市的闹市中来了,郑州将在这种热热闹闹中兴旺发达。”阎铁成亲自执笔的《商贾如云汇中州》写下了1986年的盛况:“最热闹的要数糖酒交流会了。预计到会一万多人,结果拥来了近四万人……火车站、二七宾馆、河南饭店、新通桥等处设了九个交易场所,摊点5000多个。” 这一年郑州糖酒会的照片还选入了《邓小平》画册。

1997年糖酒会,更是盛况空前,成果丰硕,成交额135.6亿元,而且这一数字也创历届糖酒会之最,至今没有被打破。

有人说过,一个城市举办展会就像是一架飞机在空中撒钱。糖酒会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情景,催生了广告、酒店、旅游、市政设施的大发展。

在郑州糖酒会的记忆中,广告是最直观、外在的体现。郑州市民感受广告的巨大威力也是在糖酒会上。每到糖酒会,在中原国际博览中心及市区主干道上,各种形式的广告铺天盖地,广告战、宣传战、形象战、品牌战,横幅、彩旗、彩页、气球、充气模型……从地面到空中,横向的、纵向的、立体的、动态的、静态的,交相辉映,令人目不睱接,商城郑州成了异彩缤纷的广告大观园。

1992年秋季郑州糖酒会,绝无先例的厂家动用飞机在空中散发企业宣传品,轰动整个会场;1997年,广东健力宝在促销活动中更是高人一筹,出资80万元为郑州市公安局捐赠数十辆警车、警用摩托,给社会各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1年,广告规模越来越大,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主展馆的整体楼面、十八层高的中原大厦被硕大广告条幅吞没。有家酒厂把广告打到了二七塔上,巨大的广告条幅把二七塔遮个严严实实,由此还引起省会媒体关于二七塔成广告塔的激烈争辩。

糖酒会带来巨大财富

几天之内把5万乃至10万人聚在一地,吃喝住行、洽谈贸易、交友联谊、文化娱乐,哪一项不是消费?假设会期人均消费按2000元计,5万名参会者的总消费就超过亿元。加上企业在会期投放的广告以及展厅设计制作的费用,那将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益。会展投入产出率在1∶10左右。

1985年,首届糖酒会期间,据中国人民银行郑州支行提供的信息表明,每天社会回笼资金比平日增加100万元,据此估算,一次糖酒会带给郑州的社会效益可达1000万元。1997年,糖酒会为郑州带来社会效益达2.5亿元。到2001年,糖酒会还成为拉动周边县市经济的契机,参会人员太多,很多商家跑到新郑住起了澡堂子。

糖酒会还刺激了郑州基础设施的发展。为了给糖酒会提供较好的展示条件和交通条件,郑州投巨资进行场馆建设和道路交通改造;一些代表常住的宾馆、饭店也大多进行了重新装修,提高档次,以满足参会代表的需要;郑州还根据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糖酒会服务,进行了通讯网络的改造,已解决或缓解通讯业务量大增而导致的通路太窄问题。

酒香中催生活力会展业

糖酒会与其他一些交易会的相继召开,使郑州这个知名度并不很高的城市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也把郑州最适合办展会的形象推向全国。 “中”、“通”优势,增强了郑州举办展会的竞争砝码。进入新世纪后,郑州提出发展会展经济,会展经济成为一个主导产业,以展会友、以展带业、以展兴市、以展扬名。

2003年,市政府斥资22亿元建造了功能先进、设施一流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加之原有的中原国际博览中心、郑州贸易中心货栈等展览设施,目前郑州可供展览面积已达到17万平方米,郑州会展业硬件设施已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2005年,郑州市出台《关于大力发展郑州会展业的若干意见》,力促郑州会展业实现新突破。2006年,全市共举办规模以上展会75场,累计办展面积86万多平方米;2007年,全市举办规模以上展会93个,平均不到4天就有一个展会开幕,2007年全市展览面积首次超过100万平方米,达到112万平方米,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展览面积过百万的城市之一,提前实现跨入全国会展二线城市行列目标,郑州市中部会展之都的地位初步形成。郑州先后获得中国最佳会展城市、中国最佳展览展馆奖、中国十大会议中心、城市推介最佳活力奖,已进入全国会展热点城市行列。

会展业让郑州住宿、餐饮业、旅游收入盆满钵溢。据2006年抽样统计,有31500多家企业的335.4万人次客商到郑州参会。展会期间,特别是全国大型展会期间,全市宾馆家家爆满,客房出租率从平时的60%上升到100%,房价由四折、五折升至全价,连洗浴场所和郊县宾馆也成为晚来客商的下榻之所。餐饮业更是包间难求,桌桌客满。连展览现场的快餐供应都排上长蛇阵,最多的一天供应量达3万份,仅此一项一次收入就达60余万元。近年来,郑州住宿餐饮业收入升势强劲,位列第三产业诸行业前茅。从事商务活动和会议活动的游客占了河南游客总数的61.93%,增幅最高。

会展业也为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商机。展会期间,出租车、公交车、机场客流猛增,出租车司机反映,会期收入比平时多1/3。广告公司、印刷公司彻夜加班为客商设计印制宣传资料,数量之巨令人咂舌。有调查显示,药交会期间,仅一位宣传品收集者一日的废品收集处理额就有千元之多。礼仪公司生意应接不暇,不少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加入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队伍。移动通讯话务量剧增,仅移动通讯公司一家药交会开幕当天12时至13时一个小时的通话量就达5万。此外,广告搭建公司、货品装卸队、建材销售商等都从会展经济中分得一杯美羹。据不完全测算,会展业为社会各行业带来的收益有百亿元之多。

已经来过郑州8次的糖酒会,还会再次来到郑州。郑州糖酒会就像一杯老酒,给郑州带来醇香绵厚、回味悠长的味道。

当改革狂飙由乡村席卷城市,市场,掀动了古老中原都会的连天巨浪,它于惊喜间变换着城市的脸谱,在错愕中牵动着民众的神经,它义无反顾地冲击着陈旧体制机制,日复一日地荡涤着传统经济社会观念。

在先人扬鞭策马、引弓逐鹿的古战场原址,一幕幕鏖战市场的现代活剧接连上演:糖酒会、郑州商战、全民经商、乡企狂飙……大量市场化先进经验、运作手段蜂拥而至,许多仅存于学界的前卫商业理念物化为郑州的市场化实践,在厘清了许多思想观念的同时,也拓宽了商界精英人物的职业视野。

滚滚商潮中,郑州,让全国翘首瞩目……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