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33版:商经政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淡出经营的投资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淡出经营的投资者
两权分离强化监管

本报记者 卢文军

改革开放30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再回首,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伴随着大包干、万元户、下海、股份制、国企改革、民营经济等一个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词语,我们感受着30年的变迁。

这其中,政府角色的转变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过去,企业的投资经营是由政府“一肩挑”,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政府逐步通过明晰产权、“放权让利”等一系列改革,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培育发展的土壤,使其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们享受着政府角色转变带来的实惠。

告别票证

票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词,它几乎影响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66岁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退休干部孙继忠说起过去那段岁月感慨万千,“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好多生活必需品都要凭票。可以说,日常生活中天天离不开各种票证,吃粮食要用粮票,吃豆腐要用豆腐票,吃油要用油票,扯几尺布做衣服要用布票,各种各样的票达百十种。现在好了,各种卖场商场超市随处可见,想买啥,拿住钱随时随地都能买到。”

56岁的郑州市经委助理调研员唐运龙从1982年就到经委工作,在那里一干就是27年。他告诉记者,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作为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代表,既是组织者、管理者,也是经营者。我市每年年底根据上一年生产消费情况,对下一年度的产品生产和消费下达数量、价格等相应指标。而在下一年,生产部门将严格按照指标生产,供应部门也严格按照指标供给。

现如今,票证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转而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新宠。家住紫荆小区、60岁的赵长安就是票证收藏爱好者之一。别看他是下岗职工,但他觉得他是一个富有的人,因为他收藏了5万多斤粮票。他说,20多年来,他收集了2万多张粮票,包括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7000多个品种,面额最大的1000斤,最小的半两,分细粮、粗粮、豆腐票、大米票等。为了给这些粮票分门别类,他精心用塑料纸装裱了128册,并以年代、地域等划分区别。

赵长安说,他以前在单位从事供销工作,当时粮票刚作废,收藏价值迅速被看好,他便于1992年年底加入了收藏粮票的行列。他深有感触地说:“我对粮票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现在,很多年轻人对粮票比较陌生,但在过去的那个年代,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是能吃上饭的象征,抛开收藏价值不说,至少也可以作为一种回忆,这些都似乎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两权分离

过去,国企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国企的大锅饭。

1979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标志着以放权让利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序幕。1984年5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我市开始在第二柴油机厂、色织一厂、酒精厂进行试点。

“1984年10月,国企改革开始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即‘两权分离’,并借助农村改革成功的经验,探索运用联产承包等方法把国企搞活。”市经委助理调研员唐运龙说,“这期间,国家从政策上先后推出了利润留成、利改税、承包和租赁经营等多种经济责任制形式。当时,大批国企通过实行承包制,极大地激发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企业滚动快速发展。”

1992年7月,国务院通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我市把此项工作作为“一号工程”,选择嵩岳集团、一柴、粮食机械厂、一钢、4057厂、油化厂、轮胎厂、省五建公司、百货大楼、商业大厦等10户企业进行了“无主管部门企业”试点。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国企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此,国企真正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然而,由于社会负担重、历史包袱多,企业冗员严重等诸多问题的困扰,当改革进行到1997年,出现了国企全行业净亏损的局面,国企改革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

这期间,我市对郑州印染厂、啤酒厂、二厂、五厂、六厂、灯泡厂、皮鞋厂、制革厂、三友鞋厂等28户企业实施了政策性破产。同时,我市还实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再就业工程、分离企业办社会、公司制改造等一系列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了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的改革阵痛。

国企改革,犹如大浪淘沙。经历并承受住改革的阵痛之后,留下来的国企必然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也会使自身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事实真切地证明了这一点。

郑州市饮食总公司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省会餐饮业独占鳌头。2003年,郑州市饮食总公司改制为郑州市饮食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市改革办在对郑州市饮食总公司改制的批复中称,“即日起,国有资本在原郑州市饮食总公司零资产退出。”2003年12月18日,郑州市饮食有限责任公司首届股东大会暨创立大会举行。

改制后仅仅一年,公司就发生了显著变化,实现营业收入3721.4万元,较上年增加731.6万元,增长24.47%;实现经济效益537.96万元,增加102.68万元,增长23.58%;上交税金237万元,增加83万元,增长53.89%。三年之后,又实现了“一减少、五增加、六不欠”的可喜局面,即公司人员减少,营业收入、经济效益、上交税金、固定资产和职工收入增加,离退休职工医药费、职工经济补偿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不欠,实现了改制之初“一年保稳定、两年求发展、三年见成效”的战略构想。

今年前11个月,公司旗下的合记、烤鸭总店、郑州烤鸭店、德化街蔡记、雪园酒家、西兰轩菜馆等营业收入全部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累计已达6011.45万元,全年将达6500万元。

这,只不过是政府淡出经营的一个缩影。

强化监管

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被称为国营企业,其实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仅仅是一个生产单位,企业对政府高度依赖,企业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

然而,经过30年的改革,国有企业已经逐步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国企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并不意味着政府放手不管。政府是通过各种监管手段让企业在良性轨道上运行,最终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2004年6月,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郑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实行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市国资委的监管范围是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和市属企业(含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的国有资产。

目前,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60亿元,从总体上看,企业资产规模还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规模效益不理想。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使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总额到2010年增加到1000亿元,市国资委根据市管企业情况,将郑州商业银行、郑州燃气、郑州交运集团、郑州公交总公司4家企业确定为“加速国有资产增值”试点活动单位。

在力争国有资产增值的同时,市国资委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监管职能。

今年5月,市国资委向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郑州市商业银行等41家市管国有企业派出5个监事会。

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说,在摸清企业家底的基础上,监事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国务院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国有企业监事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通过列席企业董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领导班子会议等会议,加强对改革改制、投资等重大事项的监督,使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据了解,监事会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与企业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监事会不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在企业没有人事权、财务权、经营决策权。对于外界普遍担心的企业经营独立性问题,有关文件阐明,监事会的核心职责是资产监督。通过财务检查等手段,对企业的资产状况、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良性运行。

按照相关规定,这5个派出的监事会一般每年对企业定期检查1至2次,并可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对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如果企业有重大决策,监事会负责将情况报告给国资管理部门,从而加大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力度。

在今年5月21日我市召开的国企监事会派出工作会议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国资委主任李柳身说:“政府派出监事会,健全了监督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监督到位的问题。政府派出的监事会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与企业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因此,比企业内部的监事会更具有独立性;监事会代表政府依法监督,具有更大的强制性;监事会作为监督机构,专门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营业绩进行监督,具有更强的时效性。”

2008年11月12日,市国资委赴深圳、上海两地国资委,对其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进行调研,学习借鉴沿海地区国资监管工作的先进经验,为我市国资监管工作特别是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拓展思路。

市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今后,他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国资监管整体工作和监事会工作的关系,处理好出资人利益、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协调稳步推进我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通过消化吸收深圳、上海两地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监事会工作和市属企业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法,促使监事会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市场化浪潮中诞生的社会契约意识和公共服务理念,使得政府对自身功能定位更加清晰、更加精准。

“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赋予了政府全新的为政之道,促进了机关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回归。淡出经营后的郑州市委、市政府,在有效监管国有资产使用处置和运行效率的同时,大力倡导市场化投融资体制建立完善,千方百计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改善民生,不拘一格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全力以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政府的统筹谋划中,效率和公平已不再尖锐对立,而体现为一种久违的和谐共生。市场化在颠覆着我们的经济生活,也在完善着我们的人文环境。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