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37版:商都大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农村工业化:栉风沐雨拓富民之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农村工业化:栉风沐雨拓富民之路
从小到大 历经风雨身强骨壮开足马力 新农村建设大步向前乡村如画 农民生活红红火火

本报记者 王亚楼 通讯员 马文博 王江飞

2007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527亿元,同比增长38.5%,其中,全市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386.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7.3%,这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66.9亿元,占总量的72.2%,农村工业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作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遍地开花 星火燎原沃绿野

农村工业化的尝试最早发端于巩义的回郭镇,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前这里却是有名的穷地方。新中国成立后, “岭上十年九旱,滩地三年一涝” 的回郭镇,怎样才能让老百姓吃饱饭?今年已73岁的王占高老人,曾先后筹办机械厂、化肥厂、电厂并长期担任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要提高农民生活,就要提高农业产量,要提高农业产量就得改善生产条件。岭上旱、滩地淹,怎么解决呢?打井、开河,平地、施肥。”

这些都需要电,需要化肥,钱从哪里来?办工厂。王占高回忆,当时虽然全国到处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但回郭镇人从毛主席“五七指示”中拿到法宝,提出“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一批社队企业迅速崛起。

“最有名的是建在偏僻的沙沟河的五七化工厂,当年投资,当年盈利。”王占高说。建成五七化工厂之后,回郭镇利用“滚雪球”、“母鸡下蛋”的办法,又先后投资办起了化肥厂、棉纺厂、铸造厂、砖瓦厂、电器厂、第二化工厂等企业。到1974年10月,回郭镇的社队企业已由最初的6个发展到了57个,全镇到处厂房林立,农村浇地和耕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竹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竹林能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到在全国声名鹊起,第一步也正是因为早早走了工业化的道路。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竹林镇党委书记赵明恩回忆说,竹林正式走上致富的道路是在1983年,当时他领着群众创办了耐火材料厂、煤矿等企业。到1987年时,竹林的GDP就达到了847万元。目前,竹林镇拥有82家工商企业,产品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1982年到2007年,固定资产由87万元增加到16亿元,社会总产值从202万元增加到26亿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回郭镇、竹林办企业的做法开始迅速在各地蔓延。

从小到大 历经风雨身强骨壮

从最初回郭镇“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五小工业遍地开花,再到乡镇企业和上市企业,我市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可以说是历经风雨。

以前的巩义沟岭纵横,土地贫瘠,但现在却是全国最大或处于全国前列的高档耐火材料、铝精深加工、净水剂、水刺无纺布、机织地毯生产基地;6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是中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最多的县级市。说起巩义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已经年过七旬的原巩义县委副书记杨凤林脸上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正式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也打开了巩义市工业发展的闸门。五小工业遍地开花,形成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庭院企业格局,涉及电线、化工、机械、建材、煤炭、冶炼、耐火材料等10多个行业。

1991年,撤县建市后,巩义市提出“强力兴工,以工促农”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创百亿”奋斗目标,上项目、引资金办企业热潮翻滚。至1997年年底,该市股份合作制企业达到2000多家,采取兼并、租赁承包、拍卖和资产重组等办法转换经营机制的企业数百家。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论断。十五大刚刚闭幕不久,巩义市米河镇小里河村就上演了足以载入中国经济发展史册的一幕。 1998年8月,鑫旺集团正式改制,张春旺拥有了集团51%的股份。巩义出现的全国第一例“摘红帽”,为全国突破乡镇集体经营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新路。目前,该市非公有制工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的80%以上,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1999年河南竹林众生正式上市,从此揭开了郑州农村工业化道路上新的篇章。截至目前,巩义的上市企业已达6家,成为全国中西部地区拥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县级市。

除了上市企业之外,我市还涌现了一批特色的工业园区,其中回郭镇铝加工园区年销售额已突破150个亿,而荥阳市建筑工业、阀门工业集群区被授予“中国建筑机械之乡”和“中国阀门之乡”称号。

开足马力 新农村建设大步向前

伴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大步向前,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我市于2006年全面启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两手抓”:一是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在全市2285个建制村中选择104个村作为重点示范村,选择1000个村作为整治村,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村庄整治力度,改善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生产条件,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树立鲜活的典型,以点带面,分层次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二是城乡统筹,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登封市大金店镇三里庄村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把农村工业化的助推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三里庄有1000多口人,耕地面积却只有840亩,人多地少的状况一度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农民致富的难题。1988年,该村创建了第一个民办企业——嵩山高温元件电炉厂,次年即实现盈利。自此,该村民企投资高潮迭起,最终建立起远近闻名的三里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

高新技术园区建立初期,三里庄村就坚定地走“生产发展、民企共富”之路。企业征用土地后,优先安排失地农民进厂上班,农民每年在得到企业分红的同时,还有工资收入。虽然该村人均耕地面积由1995年的0.98亩减少到2004年的0.78亩,但人均纯收入却由1995年的2300元增加到2004年的4790元,增长了108%,远高于周边村庄。

农村工业化不仅助推了新农村建设,同时也加快了农村产业化的进程。目前,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16家,其中国家级11家,省级40家。这些龙头企业有种植型、养殖型、加工型和流通型,其中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有78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58亿元。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投入力度,强化设施农业基础性建设,提高园区技术含量,完善园区的高新科学技术示范展示,传承文化和休闲观光功能,全市25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两个进入国家级园区行列,有5个达到省内一流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使产业链条和配套服务行业逐渐延伸,形成了食品工业集群、饲料工业集群、乳品工业集群、流通产业集群和现代示范园区集群。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共建立各类农产品基地170多万亩,促进了农林牧渔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带动本地及外地136万农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大批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

乡村如画 农民生活红红火火

农村工业化的强力推进使我市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大幅提速。在巩义小里河,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幅丰盈的水墨画:远山起伏,翠柏森森;广场游园,绿草依依;连片的楼房,红瓦白墙,颇具中原风情。村内弯曲而平整的水泥路把一户户错落有致的民居连成一体,整个村落显得既有古典风貌又有现代气息。新当选的小里河村带头人张全利对记者说,目前小里河已率先普及12年义务教育和农村合作医疗,免除学生学杂费,全额资助考上大学的孩子,对60岁以上的老人,除共享养老设施,每人每月还发给100元零用钱。36栋农民公寓陆续投用,规划区内800农户全部乔迁新居,拥有户均200平方米的私产。村里80%的适龄人员在当地的鑫旺集团所属各企业上班,2008年职工人均收入达到1.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全村居民储蓄余额超过3亿元。全村共有200多户人家用上了私家车,占到全村1000户数的20%,近百户已在上街、郑州等地添置新居。

目前,全市建制镇已达到70个,占乡镇总数的65.8%,其中重点镇33个。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交通、通讯更加通畅快捷,建制村实现了村村通路,天天有公交车坐;电视、广播实现了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所有自然村通了电,生活用电与城镇居民同网同价;53.1万人吃上了安全水,健康有了保障;95.5%的农民享受到了新型合作医疗补助;在全国率先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将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养老保险。

农民生活步入小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多种途径。在郑州市230万乡村劳动力中,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占到47.3%,平均每户村民中有1人从事非农产业。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中二、三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成为农村居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30年前,郑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元,而今达到了6594元,并且连续四年增幅达到两位数,连续两年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农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整体小康,2007年生活消费支出人均3916元,为历史最高水平。农村工业化开拓出一条强市富民的康庄大道。

30年前我们念兹在兹的三大差别,在市场化浪潮中削峰填谷,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弭界线。其间,城乡壁垒的轰然坍塌,二元结构的渐次打破,使得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更具纵深,更显活力,它增加的是社会财富,改善的是居民生活,提升的是人口素质,带动的是城乡共荣。

郑州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和目标,一直与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紧密相连。五化建设,浓缩了郑州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许多方面,承载了商都30年市场旅程中太多的艰难和欣喜。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