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5版:都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安全拆迁 和谐拆迁
救助站忙救助
流浪乞讨人员
加气站排队
柴油车抛锚
强寒潮来袭
多人“中招”
寒风中奔走的“公交医生”
精彩节目绿城巡演
千台庙会共庆新春
火车站元旦起发售学生返程票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制定方案早动员,实行目标责任制,保证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安全拆迁 和谐拆迁
——2008年金水区郑东新区拆迁工作纪实
金水区区长王铁良(前排右三)、区政协副主席赵淑芳(左一)深入拆迁一线。
金水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张胜利(左三),郑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兴斌(左四)等视察指导薛岗村拆迁工作。
区政府党组成员、东区领导小组副组长丁战勇(右二),常务副书记许元青(左二)等深入拆迁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龙子湖区的拆迁工作是郑东新区2008年重点工作,是金水区东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金水区委、区政府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金水区东区工委、祭城路、龙子湖街道办事处团结拼搏,克难攻艰,既按时按要求完成了拆迁任务,又做到了安全拆迁,和谐拆迁,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没有出现一起因拆迁引起的上访事件,这是金水人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2008年初,金水区东区工委抽调土地部、拆迁部、祭城路办事处、龙子湖办事处有关人员,对龙子湖区拆迁涉及的贾岗新村、邢庄、王新庄、时埂、河口、薛岗、枣园、夏庄、小孟庄、杨兑桥、后牛岗11个村庄情况进行再次复查,摸清各村户数、人数、房屋面积、土地现状等,并制定拆迁工作方案,成立龙子湖区拆迁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常委、副区长张胜利任组长,亲自挂帅。召开动员会,使所有工作人员既有思想准备,又有工作准备;大力宣传政策,使龙子湖区的广大拆迁群众都能熟知拆迁政策,明白拆迁程序,知道拆迁时间,为龙子湖区的顺利拆迁奠定了良好基础。

几年来,金水区在郑东新区拆迁工作中虽然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他们仍坚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掉以轻心,实行目标责任制,制定了《郑东新区龙子湖区村庄拆迁目标任务分解表》,明确祭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冯虎林、龙子湖街道党工委书记赵长青为第一责任人,东区工委许元青、王战胜、郭明礼、马恩慈、李春奎、连卿六位副书记和10个部室分包拆迁村,区政府党组成员、东区领导小组副组长丁战勇负责总协调,各办事处包村副科级领导、包村组长、拆迁村两委干部都立下了军令状。

区政府党组成员、东区领导小组副组长丁战勇每天都深入拆迁第一线,督促拆迁进度,督促拆迁安全,与拆迁群众促膝谈心,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东区工委副书记郭明礼主动分包贾岗行政村王新庄、邢庄、贾岗新村三个自然村,针对贾岗行政村经历拆迁时间较长,房屋质量较好,坐落比较集中等拆迁不利因素,带领拆迁组工作人员逐户走访,宣讲政策,了解群众所想,打消群众疑虑。

东区工委副书记马恩慈主动分包了杨兑桥回民自然村,全村31户180人,其中回民21户137人,汉民10户43人。针对回汉聚居这一特点,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5月17日下午,随着杨兑桥村最后一所房屋被安全拆除,至此该村拆迁工作提前14天圆满完成,共拆除各类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

多策并举,四级联动,确保安全拆迁、和谐拆迁

在龙子湖区的拆迁过程中,东区工委、祭城路、龙子湖街道办事处坚持多策并举,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区、办事处、村委和工作组工作人员四级联动,一级包一级,层层抓落实。

在拆迁过程当中,实行分片包干。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代表会等,为群众讲解有关政策,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取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是所有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政策和拆迁方案,吃透文件精神;三是按照“三榜定案”的原则,坚持阳光拆迁,充分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坚持和谐拆迁,加强拆迁现场巡查,印制、发放《拆迁安全防范措施》;五是坚持人性化拆迁,统筹兼顾国家、集体、群众利益,切实关注弱势群体,真情服务重民生,在拆迁过程中主动搜集情况,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采取“交友法”、“算账法”、“一线工作法”等方式,实行文明拆迁。

东区工委副书记连卿负责拆迁安全工作,首先制定了各村安全拆迁方案,要求每户都要与拆迁队签订安全协议,做好安全警戒,发现隐情,及时处理,并通过各拆迁村汇集的信息和对每个村巡查掌握的情况,进行分析疏理,一方面向领导汇报,一方面同包村领导、村两委干部沟通协调,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扫除拆迁障碍。在拆迁过程中,因多个村庄同时拆迁,导致户主抬高房价,拆工队有意压低房价,出现了村民房子卖不掉和缺少拆工队、少人员的现象。为了加快拆迁进度,保障安全拆迁,他了解掌握情况后,及时与负责拆迁的工作组沟通,到中牟县白沙镇联系拆工队,组织了4台机械、280多人的拆工队伍,解决了困难,保证了顺利拆迁。同时,对安全隐患进行督查,使每个村做到了安全拆迁,及时拆迁。

在此次拆迁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也有许多动人场景。

在拆迁工作中,拆迁工作组成员扑下身子,每天工作在拆迁第一线,嗓子喊哑了,脸晒脱皮了,可从来没人喊累、喊苦。贾岗拆迁工作组副组长姚金霞、工作组组员樊丽娟,孩子小,家中无人照看,但她们和男同志一样早出晚归,她们的工作作风得到了拆迁户的认同。杨兑桥村拆迁工作组组长刘艳萍、姚建勇、副组长赵灵妮、村委会主任孟社选得知村民杨天顺家有一位患有脑瘫的女儿,在外租房存在困难时,多处联系,不遗余力地帮其寻找临时过渡房;为解决杨天顺过渡用电问题,村委会出资为其购买电线等物品;每位拆迁工作队员都坚守拆迁第一线,头顶烈日,不怕脏、不怕累,做群众思想工作,帮助群众联系拆房队、搬家,维护拆迁现场安全。姚建勇高烧不退带病工作,晕倒在拆迁现场,在卫生所治疗醒来后,第一句话问的是:“今天的拆迁工作进展咋样?”

拆迁工作队员更是每天早出晚归,深入拆迁第一线,主动发现、解决问题,他们当中大多是本单位、本部门的业务骨干,在搞好拆迁工作的同时,还要统筹兼顾本部门业务工作,拆迁期间加班是常有的事,但是他们没有丝毫的怨言,彰显了新时期干部的风采。特别是在国庆长假期间,工作组干部职工主动放弃休息,忙碌在拆迁现场。

拆迁村两委干部不仅积极带头拆迁,还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主动拆迁,薛岗村委会副主任侯自林第一个带头拆迁,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对弱势群众的过渡问题,薛岗村两委干部薛文杰、李改秀及各组组长跑前跑后,积极帮助联系寻找过渡地点,帮其搬家,积极为群众联系拆房队,不仅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拆迁积极性,而且为拆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拆迁恰逢秋种时期,对于有困难的群众,村里还安排专人帮其种麦,没有出现群众因拆迁耽误农事的情况。

以人为本,妥善安置过渡群众,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为了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过渡群众不住临时房,不住临时棚,不受冻受冷,区东区工委、祭城路、龙子湖街道办事处和各拆迁工作组、拆迁村两委会积极努力想办法,多方面做工作,区委、区政府相继提高了金水区郑东新区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和拆迁群众过渡费发放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160元、200元提高到380元、400元,解决了拆迁群众的后顾之忧。贾岗村委会对今年拆迁的群众,优先在贾岗安置区分配一套住房,并全部入住到安置区内,不但解决了群众租房过渡的困难,而且也稳定了群众的思想情绪,极大地调动了群众拆迁的积极性。龙子湖办事处对夏庄村、杨兑桥、时埂村、薛岗村、小孟庄村、雁岭岗968户拆迁群众,除个别投亲靠友外,绝大部分安排在龙子湖安置小区内过渡,避免了群众在临时棚、临时房、鱼塘上过渡的现象,不但解除了群众过渡期间的后顾之忧,而且也提高了群众生活居住条件。

按照郑东新区建设需要和管委会要求,龙子湖区的拆迁工作共分两步进行,5月份拆迁了祭城路办事处的贾岗新村、邢庄、王新庄和龙子湖办事处的杨兑桥村、时埂村、河口村和夏庄村,涉及农户931户3969人,拆除各类建筑物28.5万平方米;9月26日启动龙子湖办事处薛岗村拆迁工作,共拆迁薛岗、小孟庄2个自然村478户2333人,拆除各类建筑物9.58万平方米。

龙子湖区拆迁工作平稳、快速、顺利、安全的进行,是2008年郑东新区拆迁工作的一大亮点,之所以取得如此成效,首先取决于郑东新区管委会、金水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拆迁过程中,金水区人民政府区长王铁良、郑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兴斌多次深入拆迁第一线,视察指导工作,区委常委、副区长张胜利,郑东新区管委会拆迁办主任张英辉等领导坚守拆迁工作第一线,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区政协副主席赵淑芳不但积极向市有关部门争取社会保障优惠政策,而且带领东区工委社保部走村串户,宣传东区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优惠政策,鼓励广大失地群众积极参加就业培训,积极参加社会保障。其次,取决于区东区工委、龙子湖办事处、祭城路办事处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拆迁工作方案,并科学组织,实行目标责任制;第三,取决于拆迁工作组与拆迁村两委村干部明确分工,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帮助困难群众搬家、寻找临时过渡场所、联系拆房队等;还取决于村两委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拆迁,积极动员亲朋好友带头拆迁,取信于民。

郑东新区的拆迁工作由最初的说服动员群众拆迁,到如今的群众积极主动拆迁,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一方面是东区广大拆迁群众对开发建设郑东新区的理解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金水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拆迁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坚信东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将会越来越美好,郑东新区的明天更加辉煌!

本报记者 王文霞 通讯员 张永胜 文 胡萄华 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