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教师工资
须不打折扣落实到位
这样的“秀”多了,自然离“春天”就不远了
遏制公款出国游
不需什么绝招
漫画:干部出国要写心得体会
克制奢侈晚会冲动共度时艰
一组流行语与一个时代的沧桑巨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一组流行语与一个时代的沧桑巨变
精彩流行语与革新时代同行 时尚流行语与现代生活同在 流行语记录难忘的2008年 流行语见证中原崛起

本报记者 余英茂

核心提示

语言总是随着时光的推移而不断变换,每个时代都有一些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和文化元素转化为众口相传的流行语。

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流行语。时光流逝,不断翻新的流行语,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镌刻着斑斓的时代色彩,忠实地记录下了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变化过程,折射出时代的面貌。

细心体味这些流行语,它们就像一部岁月的留声机,激荡起我们记忆深处的层层涟漪,让我们重温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清晰触摸30年来中国社会蓬勃发展的脉搏和改革开放给神州大地带来的巨大进步。

精彩流行语与革新时代同行

作为一种词汇现象,流行语反映了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事物和问题,记录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轨迹。

在人们的记忆中,新时期的流行语可谓层出不穷: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责任田、开发区、招商引资、西部大开发、高科技、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流行色、海归、经纪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讲文明树新风、三个代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一国两制、香港回归……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出现了很多新思想、新事物,流行语正是这些新思想、新事物的见证,它昭示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改革开放前,谈及股票,人们往往将其与资本主义联系起来。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同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中国股市的大幕就这样拉开了。

股市在中国的出现,无疑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之一。股市印证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也折射出中国百姓的财富增加了,炒股、大盘、股市成为民众口中的一种流行语。

上世纪90年代,东南沿海开放城市、特区建设如火如荼,散发出无法阻挡的魅力。全国各地的众多人才纷纷抛弃“铁饭碗”,直奔深圳、珠海、海南等经济特区,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孔雀东南飞”。于是,知识改变命运、外企、白领、跳槽、炒鱿鱼、停薪留职、弄潮儿、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等流行语应运而生。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WTO、CEO、股份制、地球村、经济全球化、一切皆有可能等流行语粉墨登场。这些话现在听起来已是习以为常了,当初,它们却打破了人们长期的思想禁锢,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效应。

流行语亦显示了社会的进步。

改革开放初期,“万元户”曾经是一个含金量颇高的词语,指的是在“先富起来”的政策号召下,最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其后,干个体、下海、专业户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出现了,它们标志着中国人开始启动了致富的理念,放心大胆地追求财富,“万元户”逐渐变得稀松平常。

“希望工程”改变了贫困地区180万失学儿童的命运,也让更多的人发现了自己的良心和正义,这正是社会的希望所在。由于这个流行语影响极大,“工程”一词开始流行,出现了村村通工程、再就业工程、小康工程、民生工程等流行语。

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同在一片蓝天,共建美好家园;节能减排,环保等流行语,标志着我们搞建设、办企业开始注重科学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与时俱进、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流行语,则标志着决策层的执政理念、发展理念都发生了根本转变。

流行语还反映了人民群众地位的提升。

近年来,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民心工程之类的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官方文件和领导讲话中。有史以来,政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民生,把老百姓这么当回事儿。现在,民生成了中国最大、最重要的事情,投票选举、村民自治、农网改造、法律援助、又好又快发展、全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等流行语纷纷出现,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自身应该享有的权利。

时尚流行语与现代生活同在

流行语是社会生活面貌的晴雨表,贴切地反映着时代的变迁。

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票证”,80年代的“三大件”、“喇叭裤”,到90年代,年轻人嘴上念叨的“卡拉OK”、“BP机”、“大哥大”,进入21世纪后,“进口大片”、“韩流”、“上网”、“网友”等语句在媒体和老百姓间流传开来,流行语越来越充满着文明与时尚气息。

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忽然发现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精彩,除了绿军装和蓝工装之外,还有许多服装颜色和样式可供选择。喇叭裤、花衬衫就迅速地流行开来,穿喇叭裤花衬衫留长头发,成为年轻人追逐的一种时髦。

流行歌曲则像一阵阵春风,吹遍了刚刚苏醒的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一片片“粉红色的回忆”勾起多少关于校园的回忆,随着“山丹丹花开花又落”的歌声,高亢的“信天游”走入人们心里……流行歌曲的盛行,催生了“歌星”、“偶像”、“追星族”等流行语随之出现。

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前,黑压压地坐着一圈人,直至屏幕上出现“再见”字样后,人们才讨论着剧情恋恋不舍地离去……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几乎都有这样的记忆。

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当时的春晚没有专门的主持人,主持人大多身着中山装,还有卡其布的工装,偶尔也会见到西装,但不打领带。这台晚会虽然还显稚嫩,却是中国电视节目跨出一大步的标志。连春节晚会的组织者也未料到,此后“春晚”成为千家万户在除夕夜共同的精神“年夜饭”,也成为流行语。

改革开放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摧枯拉朽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百姓的钱包渐渐鼓了起来,银行卡这种以前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东西,逐渐成为寻常百姓的支付工具,“刷卡”消费成为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流行语。

改革开放让老百姓享了口福,餐饮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川菜、粤菜、杂粮、药膳、鲍翅宴等一一流行,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也抢滩登陆。很快,养生、保健、吃大餐、绿色食品、长寿之道等成为流行语。

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休闲”开始进入寻常家庭,“卡拉OK”成了流行语。互联网则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在网络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流行语,像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电子邮件、网上查询、视频聊天、信息高速公路等,中国人已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

走进新时代,人们在生活中追求时尚和享受,近年来衍生出的一系列流行语,就佐证了这一点:像打的、休闲装、旅游观光、穿名牌、农家菜、私家车、美容、足疗、好莱坞大片、NBA、世界杯、手机、MP3、黄金周、减肥、按摩……

这些流行语,都是我国第三产业飞速发展后的产物。不难看出,大量的流行语的背后,是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进步。

流行语记录难忘的2008年

即便许多年以后,回首2008年,我们仍然百感交集。

2008年,我们经历了太多无法忘怀的事情,中国创造了许多难以磨灭的瞬间:奥运让人激情燃烧着,伸向同胞的手高举着,爱国的心跳动着……

2008年是灾难与荣誉并存的一年,这一年加油声不断。当无数人在天安门广场齐声喊出“四川加油”、“北京加油”、“中国加油”时,“加油”这个流行词语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8月,北京承办了一场可以称之为完美的奥运会,它让我们激动、让我们呐喊、让我们骄傲。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称赞说:“这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世界各国人民也齐声赞美北京奥运会,赞美中国。

“北京奥运”是一个变成现实的百年梦想,也是一个将永远载入史册的流行语。

2008年,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太空漫步的历史性跨越。“神七飞天”这个流行语记录下了中国人飞天的千年光荣与梦想。

2008年的流行语犹如一部交响曲,有高昂,有悲怆,有激越,有雄壮,在多乐章的宏伟结构中,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中国人几经洗礼,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在即将告别2008年之际,让我们回顾一下,有多少流行语在这一年诞生:冰雪灾害、反藏独、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飞天、十七届三中全会、金融危机、直航……

一个个生动的流行语,串联起不平凡的2008年,憧憬明天,我们依然心潮澎湃。

流行语见证中原崛起

改革开放30年,也是河南实现跨步式发展的30年。

从农业大省到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再到新兴工业大省、有影响的文化大省,今日的河南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描绘着“中原崛起”的宏伟蓝图。

近年来,“中原崛起”成为河南官方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成为河南人津津乐道的流行语。

与“中原崛起”相关联的流行语是“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是指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6省。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中央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

在来自中部六省热烈的鼓与呼中,“中部崛起”成为2005年全国“两会”的一句流行语。

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2005年11月16日,《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对中原崛起的路径进行了阐述:“以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在全省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格局,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在“中原城市群”成为流行语之后,“综合实力”、“城市化进程”、“城乡一体化”等随之成为流行语。

而今,已经实现了“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建设目标的郑东新区,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国内外好奇的目光。郑东新区一词已成为郑州改革开放的新亮点。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