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读点乞丐哲学
只需一颗悲悯心
心境防割
你不能施舍给我翅膀
汉朝那次房改
可笑事郁闷事
高考志愿变迁史
从成语看古代婚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从成语看古代婚恋

成语作为一种记录古代生活、反映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形式,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还能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的婚俗、恋情以及中国古代妇女的婚姻命运。

“门当户对”反映古代男婚女嫁以钱财、权势、功名、门第为前提条件。《西厢记》的崔老夫人拒绝张生追求崔莺莺时,提出的理由就是“崔相国府三代不招白衣女婿”。崔老夫人最终答应的条件也是张生必须考中状元。所以才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说法。可见只有“金榜题名”,确立了社会地位,才会拥有“洞房花烛”的幸福。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映出古代的婚嫁男女双方很少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必须由父母做主,媒人牵线。否则就是“私订终身”、“离经叛道”,结果往往是被棒打鸳鸯散,劳燕分飞各西东。所谓的“三从四德”中的“三从”就是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子在家的时候,一切都是要从父的,更何况婚姻大事。更为荒唐的是“指腹为婚”,未出娘胎即被指定婚嫁对象,无论女方是傻是痴,无论男方是盗是匪,必须结为夫妻,不得违抗婚约。

“从一而终”,苦果只能自己咽。封建婚姻中,男女双方没有自主选择配偶的权利,一旦双方结合后,婚姻就成了不可更改的铁定事实,尤其对女性只能从一夫而终老,无论你嫁的丈夫如何不堪,都不能背弃。“一女不事二夫”,已婚女人被休再嫁无异于祸水灾星,她们只能逆来顺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在婚姻生活中,公婆的权威往往会直接导致婚姻的结束,所以出嫁后的女子须处处小心,事事在意,“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可以说是对婆婆的另一种讨好。但是,她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休”。贤惠如唐婉、刘兰芝,最终也只落得遗恨终生,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女子若是被休,一般没有“复婚”的可能。

“金屋藏娇”据说是汉武帝兑现儿时诺言,为皇后阿娇打造了一座金屋子,但藏在金屋子的“阿娇们”困如金丝笼中雀儿,没有自由,没有活力,何异牢狱之所!古代封建家庭中,能博得“举案齐眉”、“夫唱妇随”的妇女就非常幸福了。《后汉书·梁鸿传》载,梁鸿年轻时家里很穷,但刻苦好学,很有学问,在当时很有名气,可是他不愿意做官,一直隐居乡里,自食其力。和他同县有个姓孟的财主,家里有个女儿叫做孟光。孟光生得皮肤黝黑,体态粗壮,喜爱劳动,没有小姐的娇气,梁鸿每天劳动回家,“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从此,这个故事,就有了两个成语,一个是“举案齐眉”,一个叫做“相敬如宾”。

摘自《语文月刊》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