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区街新闻·金水 上一版3
和谐在社区 满意在社区
金水严查工地劳保用品质量
陈砦村的演变
阳光总在风雨后
新增托老站 服务老年人
政府和居民良好互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金水区社区建设三年跨越式发展——
和谐在社区 满意在社区
社区居民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 高凯 通讯员 冯景义 王珺洁 文 李焱 图

初冬时节,漫步在金水区的一个个居民小区,能深切地感受到这里正在发生的喜人变化:居民不再为办事找不到门而苦恼,取而代之的是管理有序、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小区脏乱差现象正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干净的环境;邻里纠纷正一天天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安定祥和、民风纯朴的和谐新气象。

2006年以来,金水区把社区建设作为三年跨越式发展8大重点工程之一,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以居民需求为取向,统筹城乡社区发展,不断开拓社区服务,创特色、出精品、打品牌,建成了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为此,该区也被授予了“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先进城区”等先进称号。

建设提速 打造城乡社区“两个平台”

英协社区居民张大爷已退休多年,他每天的生活是这样度过的:早晨散步,观观晨练的歌舞;白天,到社区文娱中心拉拉二胡;晚上,在阅览室看看书报。记者采访时他说,之所以能这样幸福地生活,关键是现在的社区已今非昔比,过去是单一居住,现在集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

2006年,金水区开始实施社区综合用房建设三年达标工程,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在各社区新建了便民服务厅、爱心超市及市民学校、棋牌室、图书室、书画室等居民活动场所。截至目前,全区177个社区建设任务,已有170处完成并投入使用,使该区的社区综合用房面积由改扩建前的2万多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近7万平方米,其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有76个,其中有12个达到了1000平方米以上,涌现出了鑫苑社区、英协社区、省教育学院社区等一批具时代特色的亮点、精品社区。建成后的各社区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到位,环境更加优美,为全区和谐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积累了城市社区建设成功经验的同时,金水区提前谋划,拓展思路,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构建了完善的区——镇(街道)——村委会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并积极推进为民服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确定了12个村作为试点村,制订出台了具体的建设规划,对办公服务设施、各功能活动室进行重新建设和合理调配。2007年年底,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金水区上榜,标志着该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服务延伸 小拓展解决民生大难题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民生的大舞台。把社区这个“家”搭建好、经营好,让社区的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社区群众,是建设和谐社区的核心。金水区坚持“民生为本”,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延伸社区服务的第一着力点,从医疗卫生、居家养老等事关群众切身需求的事出发,搭建起了服务百姓的新平台。

随着 “看病难”问题的凸显,社区卫生服务站适时走进了社区百姓的生活,它以快捷、热情的人性化服务,便宜而实惠的价格优势得到了百姓的认可。近年来,为了使辖区社区服务站的服务更好,金水区连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社区卫生服务软硬件建设,积极探索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新型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为辖区群众提供了“大病到医院,小病进社区,康复在社区”的医疗保障。截至目前,全区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5家,覆盖率达85%以上。拥有社区医师312人,社区护士219人。定期深入居民家庭开展健康调查,免费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开展各种常见病、慢性病防治、妇幼保健等健康知识教育……金水区的居民真正享受到了方便、经济、便捷、人性化的社区卫生服务,该区也荣获了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荣誉称号。

老有所养是每个社区居民的心愿。在金水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家政人员每天为老人上门提供1~3小时的免费服务,以此提高孤寡、空巢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这种没有院墙的养老院——“居家养老”,成为该区社区服务的最大亮点。2006年以来,金水区实施“金拐杖”工程,创新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组建社区托老站、规范社会养老机构管理等措施,率先在全省构建了新型城区社会化养老体系。截至目前,已服务过的“空巢家庭”达到677家、1122人,孤寡老人107人,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100%,同时有420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今年该区又新建社区托老站15所,面向社区老年人提供餐饮休闲、健康护理等服务,目前有12所已经投入试运行。此外,金水区还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将解决农村孤寡老人生活照料工作列入2008年政府十件实事,目前全区所有农村孤寡老人均享受到了居家养老服务,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人文清风 塑造和谐社区邻里亲情

社区是居民的归宿,如何突破钢筋水泥构筑的楼宇居家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阻隔,建立起邻里守望、相互关爱的新型邻里亲情,已成为建设和谐社区的应有之义。三年来,金水区大力实施“金百合”工程、“金阳光”工程,广泛开展社区邻里和谐和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一股股人文清风,一个个爱心举措,吹遍了金水区的177个社区,塑造起了邻里之间新关系。

文化是沟通心灵的使者。金水区在社区成立了夕阳红老年合唱团、秧歌队、模特队、健身操队等群众性组织,深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每年都组织居民群众在社区开展“邻居节”、“社区才艺大赛”等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今年,该区围绕“创建文明社区、促进邻里和谐”,先后举行了“共建文明邻里,同创和谐社区”主题活动暨“金百合”邻居节活动启动仪式,从形式到内容都较往年更加丰富多彩,极大地促进了邻里和谐,受到了辖区居民的欢迎。

“我是光荣的社区志愿者,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扶贫济困、帮老助残,真情实意,送温暖……”这首志愿者自己创作的《社区志愿者之歌》,道出了志愿者的自豪与心声。2006年以来,金水区通过实施“金阳光”工程,招募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培育参与面广、服务功能强、作用发挥好的志愿者队伍,还将社区志愿者服务与“居家养老”等社区服务有效结合,积极打造具有金水特色的社区志愿者品牌项目。三年来,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由原来的50支发展为400多支,志愿者总数近4万余人。金水区也被评为“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单位”。

冬日喜逢热情温暖阳光,在记者游走于金水辖区社区采访的过程中,一张张欣慰的笑脸,一幅幅和谐的生活画卷,还有那干净美丽的社区,不禁让人动情感慨城市的美好,更让人感慨政府用心于民的热心。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