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决铲除网络野玫瑰
别动气郭敬明只是个文化商人
没有问责机制
何谈试错免责
漫画 “毁”人不倦
漫画 塔倒官不倒
一群闯天下的河南人与一个新豫商群体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坚决铲除网络野玫瑰

新年伊始,新闻出版总署等监管机构终下决心对“野玫瑰”们开刀了。5日,由新闻出版总署牵头,联手公安等7大部委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会议提出“对屡教不改、影响恶劣的网站,要曝光一批、处罚一批、关闭一批,绝不姑息迁就”。

对会议提出的“三个一批”,处罚和关闭为时尚早,曝光则当场兑现。而且这一次柿子专捡“硬”的捏——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google、天涯社区等19家大门户网站被首先拉了出来。这次先把“大腕”们拉出来示众,是否表明七大部委确实要动真格?人们不妨继续观察。

不过,即便本次专项整治最后被证明收效有限,整治本身也很有必要。别的不说,全国亿万小学生、中学生,包括大学生的家长们,对政府的整治决定,以及政府采取“三个一批”的举措,肯定举双手拥护。

说点更实际的,但凡做家长的,有谁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缺乏辨别和自持能力的年龄段,过早接受大量“低俗”信息,弄得孩子神情恍惚,影响学业、影响身心健康,继而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进一步讲,即便是有辨别和自持能力的成年人,过多地接受这类“低俗”也有害无益。

由此可见,所谓接受信息自由选择的权利,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民间俚语,用来对专项整治作“合理怀疑”是不恰当的,也是文不对题的,也有点幼稚可笑。

法律的颁行对于它所制约的对象(事物和行为)永远是滞后的,政府规章对于它所监管对象的管束也往往是慢半拍的。撇开监管者可能存在的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当,甚至撇开监管者与监管对象之间难免存在的“利益勾兑”,在公开的“黄站”被大体封杀之后,“野玫瑰”们近乎疯狂的蔓延,与专项法制长期缺席不无关联。诚如本次会议所承认,一些网站之所以用“低俗”取代“纯黄”有恃无恐,关键是有法律空子可钻,有政策擦边球可打。有关机构在处罚哪怕仅仅是处置这类“擦边球”现象时之所以缩手缩脚,主要问题也出于此。

转型社会,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包括互联网“低俗”在内,整治乃不得已而为之,效果当然不如事前监管,但事前有效监管涉及面太大,眼下根本做不到。退而求其次,专项整治和处罚是目前最现实的监管举措,如同割青草,割一茬长一茬,再长再割。 几 荷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