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特 别 报 道
有“感”而“动”
精诚大医的百姓情结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精诚大医的百姓情结
——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周世华

本报记者 杨彦鹏 通讯员 李献民 邵德欣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58岁的耳鼻喉科主任周世华,是全省知名耳鼻喉专家,从医30多年,做人、治学、授业,心无旁骛,志无他求,始终带着感恩之心去工作,坚持送医下乡30年,专注做好一件事:对得起病人。

他立足平凡岗位,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创新专科技术,打造优秀团队,把从不被人看重的耳鼻喉科发展成为郑州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创造出不少生命奇迹,以德术并举、敬业进取的精神,同广大患者建立起深厚友谊,深得百姓信赖。

忠诚去播种

1976年,大学毕业,周世华被分配到新郑的龙湖卫生院。从此,他把对病人的爱,忠诚地播种到城乡的沟沟坎坎,扎根在这片热情的土地。

腊八刚过,天寒地冻。吃过午饭,周世华手拿书本躺在床上睡着了。

于寨村农民于金斗喉炎病重,胸闷难耐,赶往卫生院救治。还不到上班时间,他便推开周世华医生的卧室的门,见医生入睡,又轻轻把门关上,站在门外,在寒风里等候近一个小时,直等到大夫醒来。

——病这么重,咋不喊醒我?

——看先生好累,多睡会吧。

病人对医生为何如此尊重?周世华那颗年轻的心被患者朴实的情感所震撼。

星期天,小雪路滑。晚上8点,周世华牵挂患者,背上药箱,到距离卫生院几里远的于寨村出诊和回访病人。回来途中,他一脚踩空,跌进山沟,导致脚部骨折,待他从山沟里爬出已是深夜10点。过路老乡得知是冒雪给村民看病的周医生,便赶忙到村里喊来4位村民,用木板做担架,再盖上厚厚的棉被,把周世华送回卫生院。

第二天一大早,患者抱着一只鸡,看他的好医生来了。

周世华感动。这一医患之间最美丽的故事激励他一辈子:一定把病人当亲人,做一个心装百姓的好医生。

一年后,年轻有为的周世华被调往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相距龙湖十几公里,龙湖群众还常常来找周医生看病。

距离乡村远了,周世华那颗感恩之心同群众贴得更近。他忘不了,因病致贫的老乡那痛苦的泪水,忘不了痛不欲生的患者那期待健康的眼神,忘不了那淳厚的医患深情。

为回报乡亲,他决定每周日到龙湖卫生所坐诊。

针对一般的常见病,利用当地医疗资源,稍加调理,病人花钱少、好得快;遇到疑难杂症,出主意想办法,引导患者到综合医院选择医生,避免误诊走弯路。

从市三院到龙湖卫生所来回20多公里,从1978年到2008年,周世华30年风雨无阻,先是徒步靠两脚,后来骑坏了6辆自行车。 2001年,热情的朋友看周医生如此辛苦,便把自己的一辆破旧面包车送给他心中的“活雷锋”。儿子敬重老父亲,去年专为他买辆新车,为的是让父亲送医下乡更安全、更方便。

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30年执著追求,认真践诺,他从一名普通大夫成长为一位知名专家,医术越炼越精,专科越做越大,“架子”却越来越小,怀真情,讲真话,办实事,用温暖表现力量,在奉献中体验幸福,患者亲切地称他为“自家人”。

热情去浇灌

有句俗话叫“小鼻子小眼”。

的确,在医学领域,耳鼻喉的手术难度特别大,手术必须通过那么个小孔眼,隐蔽性强,操作难度大,技术水平提升慢。然而,周世华不信这个邪。他深知,临床科室就是落实以病人为本的执行部门,学科带头人就必须立足于干,必须有“才干”,必须树立干好的标准,干就干出个样子。

西华县农民郭伟成,38岁身患喉癌,辗转几家大医院,专家建议,要保住生命,需要把发音喉管和气管上段全部切除,从胸壁上开口维持呼吸。

千万不能全部切除啊! 70多岁的老母亲,正上学的一双儿女, 12亩的责任田,全都等着他照料。他若是就这样倒下了,这个家可就天塌了呵!

2002年刚开春,患者妻子送丈夫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救治。周世华主任细致询问患者病史,心头阵阵心酸。他迅速组织专家会诊,采用先进的CT从不同侧面进行立体定位扫描,判断病变,然后数次给病人下纤维喉镜,一点一点地测量病变具体位置。

周主任连续三天三夜守候病人,细致观察病人呼吸情况,感知癌组织所阻挡的准确部位,发现在癌组织周围尚存“一厘米”的安全界限,从理论上还可以保留一部分喉管。最后,通过细胞学检查,科学论证了患者这个“一厘米”还没有转移癌细胞,就这样周主任科学地把以前专家给患者的结论推翻了。

然而,全部切除喉管容易,要保留这“一厘米”实在是不容易,发音再造的手术难度更大、风险更高。

周世华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健康送给病人,按照科学制订的手术方案,同田向上、翟春杰、孟艳临等专家一起并肩挑战这“一厘米”,勇敢突破“极限”, 为患者保留下一部分正常喉管,使其有正常发音能力和呼吸通道,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去年,患者郭伟成来医院复查,他除了声音低沉、沙哑外,身体棒多了,还承包了10亩冬枣园。

对患者爱得有多深,医术提升的速度就有多快,科室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喉癌切除+发音重建”的手术经验在学术会上交流,周世华主任追求卓越的“一厘米”精神,在全省同行引起广泛关注。近5年来,100多名喉癌患者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得到成功救治,中晚期喉癌病人5年成活率达78%。

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周主任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作为学科带头人,靠一个人不行,要大家行那才行。

他鼓励青年医师超越自己,注重搭建进步平台,手把手地传授新技术。按照专科梯队建设计划,为青年医师设计职业生涯,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不断选派业务骨干到北京知名医院进修,开阔视野,学习和引进国内专业新技术。几年来,科室先后引进3名研究生,投资80多万元引进最先进的WOLF鼻窦内窥镜及数字化显像系统、明思多导睡眠监测仪等医疗设备,为科室跨越式发展备足后劲。科室先后荣获三项省、市科技进步奖,省内外耳鼻喉患者慕名而来,科室日门诊量由5年前的不足30人如今增至80多人,床位由12张增至35张,年手术600多台,成为郑州市耳鼻喉学科发展的一面旗帜。

管理,周世华“管”出了水平,“理”出了成效。任科室主任16年来,一个个青年医师踩着他的肩膀不断进步,如今这支优秀的团队拥有2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其余4名医师全部是研究生学历。

对于快到退休年龄的周世华来说,2007年是他晋职主任医师的最后一次机会。他和科里40多岁的副主任医师张智凤一同准备晋级。因为只有一个主任医师名额,待递交申报表时,周主任抽出了自己的那张表格。

张智凤顺利晋职主任医师。那天,她抱着枕头哭了个够。她说,那是喜悦和幸福的泪,因为她遇到了一个大爱无声的好主任。省会郑州两家知名大医院想高薪聘请富有经验的张智凤,张智凤婉言谢绝。她在日记里写道:“周主任既是老师又像父亲,我会敬仰他直到永远。”

凭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周主任凝聚着一个昂扬奋进的团队。

真情去培育

苦自己不苦病人,紧自己不紧病人,烦自己不烦病人。

周世华主任这一行医的“三不原则”,给科室30多名医护人员树起一个“标杆”。

他对病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使得每一个病人第一眼见到他,都会感觉到这是一个值得以生命相托的好医生。每天早上上班,他总是提前半小时赶到,查看病房,准备医嘱;每天晚上坚持查房,稳稳地站在病床前,微笑着与病人交谈;手术后,他总是和护士一起把病人抬上车,扶着病人送回病房。无论从哪里出差回来,他第一个要去的地方不是家,而是病房。

医护人员每次手术加班,他会提前为大家准备盒饭;青年医生结婚,他主动跑几十里开着花车接新娘。

周世华说,家人有病,职工顶岗,这永远是医生最遗憾的事。因此,他最欣赏的一首歌曲是《常回家看看》。过年过节,他常去职工家看看,给家属送温暖,替职工尽亲情。

一个个不起眼的细节化为一种力量,温暖病人,感动同志,促进团队养成习惯,形成作风,诚实做人,用心做事。

那是怎样的一种“用心”呵!

9岁女孩芳芳,是来自山东菏泽的患者,生下来就缺少一只左耳朵,多了一个黄豆大的小肉赘,五官缺陷,常常被小伙伴们嘲笑。年幼的芳芳很自卑,小学一年级只上了一周,就哭闹着不愿再去。

面对不幸的孩子,芳芳的父母更痛苦,心里充满的是内疚和负罪感:就是卖房子,也要为孩子整容,还孩子一个健康人生。来到北京,芳芳被5万元的耳朵再造手术费给挡回来了。

芳芳父母打听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耳朵再造术很有名,便慕名找到周世华主任。病人很快被确诊为先天性小耳畸形加先天性外耳道闭锁,需要做两个手术,一是耳廓再造,二是恢复听力。

术前,芳芳母亲放心不下,推开周主任办公室,送来红包1000元。她哽咽着说:“孩子手术成功,也就治好了俺的一块心病。”

为了让这位母亲放心,周主任把红包收下。

为让患者少花钱,周主任和专家一起研究制定最科学、最省钱的手术方案,利用患者自体原料,雕根肋骨造耳朵。手术非常成功,不但确保了耳朵外形逼真,而且功能达到使用标准。

令患者家属想不到的是,医疗费用仅仅花费1万多元,并且预缴的住院费里还多出了1000元。原来是周主任用“红包”给患者交了住院费。

周主任经常提醒科室医护人员,收一个红包,等于拒绝一批病人;吃一次回扣,就会坑害许多家庭。为此,耳鼻喉科实施工作规范化制度,按照科学制订的临床路径,采取标准化用药,千方百计为病人节省费用,在科室的业务收入中,医药费用仅占15%以下。

打鼾,是一种常见病,重度则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占人群的2.7%,需要及时治疗。为了让百姓能够治得起,周主任和骨干医师总结治疗经验,创新的“悬雍垂腭咽成型+下咽扩大术”,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采用局部麻醉,医生在手术中能和病人交流,更能准确把握手术切除范围,提高手术质量,使治愈率由76%提高到90%以上,并且手术费用降低30%,这项新技术获得科研立项,在全省推广。

爱心去护理

做医生,加班加点是常事,周主任不怕“辛苦”怕“心苦”,因为他总是不愿看到老百姓病在眼前。

院长王志余深情地告诉记者,周主任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他的医术,他对病人的高度责任心和对病人的爱心,同样常人难及。周主任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高官、百姓,有钱、无钱,城市、乡村,一样的热情耐心,一样的精益求精,一样的负责到底。去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被省卫生厅冠名为“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如今,“三个一样”成为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追求。

这是一个“爱在深秋”的故事。

鼻子比拳头还要大,左眼跑在大鼻子中间,嘴巴歪到一边去,把整个五官“逼”得不成模样。在新乡七里营大庄村,被病魔折磨成如此模样的13岁女孩宋莹莹, 3年多没敢出过一次家门。

莹莹70多岁的奶奶带她四处求医,因病因不明,几家医院都不敢收治。去年夏天,周世华从电台里得知莹莹求医的消息,同两位专家一起赶往新乡七里营。

草房,泥墙,半盆咸菜。

这就是大庄村莹莹的家。莹莹父母在外打工,爷爷奶奶见郑州的医学专家送医上门,二老感动得要给专家跪下,周主任赶忙搀起,细心询问孩子病史,初步诊断病人患的是骨瘤,导致骨纤维异常增殖。

从新乡归来,周主任把莹莹的病情和家庭状况向院领导汇报,领导高度重视,决定对其尽量减免手术费用,千方百计救治莹莹。周主任又带着专家和仪器二次来到大庄村,为莹莹作各项身体检查,抽血取样回医院化验。

经过多方面检查确诊,莹莹的病的确在国内罕见,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唯一救治的办法就是手术。可是,手术风险极大。万一伤及重要血管就会导致患者死亡,或导致患者更加严重畸形。周主任把严密制订的手术方案耐心地讲给患者家属。经过3个小时的手术,成功将直径达11厘米的骨瘤完整切除。随后又精心为莹莹修复了面部及上牙槽骨骼。

住院期间,恰逢中秋佳节,周主任给莹莹送来月饼,护士长刘红梅还特意送来一个女孩子心爱的小镜子。

莹莹先让奶奶吃月饼,自己对着镜子照一照,笑一笑。瞧着终于露出笑容的孙女,奶奶老泪纵横地说:一辈子没吃过这么香甜的月饼。

临近出院,莹莹敲开了周主任的办公室,送来一个漂亮的塑料花篮,那是莹莹用了一周的时间精心编制的。

医院为莹莹减免了1万多元手术费。“大鼻子”莹莹成功救治的消息在郑州传开,好心人纷纷捐助,社会各界捐款4000多元。

莹莹术后恢复正常,不到一个月就安全出院。医院派车,护士长把莹莹一直送到家里。和莹莹分手时,大庄村的乡亲们如同送别亲人一般,把莹莹的救命恩人送到村头。

采访中,记者问周世华:面对如此高难度的手术,咋就不怕担风险,为何总是迎难而上?他说,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不能有半点退缩,不能有任何折扣,必须为患者的生命负责。

生命相托,责比天大。专家周世华让“和谐”二字常驻心头,以学习、实践和创新响应时代召唤,以高超医术、高尚医德超越患者新的期待。

在周世华主任办公室,那张破旧的办公桌上,至今依然端放着小莹莹送给他的塑料花篮,用它来妆扮着这间简陋的办公室。

周主任笑着说:每当看到这花篮,就仿佛看到了一个花季少女!

和谐,是一种养分,催生了一个永恒的春天。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