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身陷娱乐圈14
命运23
铁券
微笑
寿数的称谓与忌讳
母亲的胃口
钱万成的诗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铁券

高宗达

大家都熟悉皇帝赐予金牌令箭的事,却没有听说另有一种类似金牌令箭的铁券。铁券,是以皇帝的名义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盟约性质的文书。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特权。

从汉代开始,我国就有了铁券文书。史书记载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后,“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帛礼仪;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其中的“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契”,即皇帝与功臣、重臣之间信守的凭证。“丹书、铁契、金匮、石室”,即以铁为契,以丹书之,以金为匮,以石为室,将皇帝与功臣、重臣的信誓用丹砂写在铁券上,装进金匮藏于用石建成的宗庙内,以示郑重和保证铁券的安全。

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为了巩固其统治,笼络功臣,于是颁给功臣丹书铁券,作为双方信守的凭证。当时的铁券还无免罪免死等许诺,仅作为皇帝颁给功臣的一种封侯的凭证和荣誉。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皇帝颁赐给功臣、重臣的铁券文书,较之两汉时期有所发展。北魏孝文帝颁发给宗室、亲近大臣的铁券是作为护身防家用的。隋唐时期,凡开国功臣、中兴功臣以及少数民族的领袖皆赐给铁券。宋元明清时期,铁券文书的颁赐趋于完备。北宋初年,赵匡胤一方面削弱藩镇势力,另一方面又广施恩惠,颁发铁券拉拢臣僚。明代朱元璋对铁券文书的颁赐尤为重视,并对铁券文书的颁发,规定了一整套制度,还将铁券的颁发列入朝廷的最高典仪之一,把颁赐铁券看做是朝廷的一件重要大事。

铁券,状如瓦形,两券合而为一整体,左券颁发给功臣、重臣,右券藏入皇家内府或宗庙内,遇到特殊情况,将两券合在一起,以检验真假,防止伪造。关于铁券的形制,清代钱泳在其所著的《履园丛话》中有确切的记载:“唐昭宗乾宁四年,赐先武肃王铁券,为吾家之宝……其形如瓦,高一尺九寸,阔一尺四寸六分,厚一分五厘,重一百三十二两。盖熔铁而成,镂金其生者。”其后的铁券多系参照这一铁券制作的。

铁券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写出赐券的日期,赐予对象的姓名、官爵、邑地;其次,记载被赐者对朝廷的功勋业绩;再次,是皇帝给被赐者的特权,如免死等;最后是皇帝的誓言。

铁券,“著录功勋,颂其德美”,如实地记录了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的功勋和事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面貌,因其珍贵稀少,成了历史档案中的珍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