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精品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恨 书
两棵奇特的树
宋词恋
没有狗叫的夜晚
“日本”国名原为大唐皇帝所赐
小人自有好运气
美国的“末日计划”
才子总被聪明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美国的“末日计划”

“地下五角大楼”保要员安全

早在艾森豪威尔总统执政期间,美国的“末日计划”就已经基本成型,并根据其要求兴建了大批的备用指挥和通信设施。其中,被称为“地下五角大楼”的“国家预备指挥中心”最为典型。

“地下五角大楼” 设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葛底斯堡附近,在离它不远的地方还建有一个被称作芒特韦瑟的巨大山洞掩体,用于容纳政府和军方要员。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芒特韦瑟,藏在坚固无比的绿岩山脉中,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总统及要员躲避核袭击的主要避难地。“地下五角大楼”以及附属的掩体设施建成之后,美国政府每年都要进行经过精心安排的演习,数千名官员在模拟核袭击的时候进行转移活动。

政府要员们在走进该设施那扇厚1.8米的大铁门之前,必须出示特别身份证。如果他们是在发生核袭击之后抵达这里,需要接受核辐射检查。受到核辐射的任何人都会使一系列传感系统出现变化,警报和指示灯将会同时作出反应。根据受辐射的程度,灯会显示黄光或红光,那些受辐射严重的人将被带到消毒室,用特殊的浴皂洗身。他们的衣服也将被烧掉。

“多重保险”坚决反击

在美国总统及其要员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之后,紧接着便是考虑如何对敌人发起核反击。耗资巨大、坚固异常的“地下五角大楼”当然是首选的战时指挥中心,但除此之外,美国为确保核反击的及时有效,还建立了“多重保险”。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政府将“末日计划”改称为“政府连续计划”,随后又通过了国家安全重组法案,并据此建立了一套相对分散的指挥系统,由主要指挥中心和次要指挥中心组成。这样做的原因是,主要指挥中心极容易被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瞄准摧毁,而次要指挥中心反而容易幸存下来,这样,美国仍然可以通过次要指挥中心下达对苏联进行报复的命令。人们通常认为,在美国,只有总统有权下令按下核按钮,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为确保核反击能顺利实施,美国政府高层控制核按钮的至少有几个人,只不过他们这种权力不是并行的,而是有先有后。为了保证这些人不会同时遭到袭击,他们的名字一直是国家机密。

除了建在地下的核大战指挥中心外,美国军方在水下和空中也都为可能的核反击行动设立了“多重保险”。

在水下,潜射核武器由于隐蔽程度高、反应速度快而成为最高指挥当局实施核反击的“利器”。在通常情况下,美军的潜射核导弹并不将任何特定国家作为目标,但一旦接到指令,它即能迅速瞄准锁定目标,并实施打击。美海军的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均保持两组满额艇员轮流执勤,大约有1/3担负作战任务的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在海上进行例行巡逻。550枚潜射洲际弹道导弹除少部分需要进行例行性维修保养外,都一直处于戒备状态,在接到指令后的10分钟内便可发射完毕。虽然老布什早在1991年就解除了美国核弹头的战备状态,但美国18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携载的潜射导弹仍然像冷战期间“末日计划”规定的那样,每天24小时处于几分钟内就能发射出去的高度战备状态。

在空中,美国也有一个核大战空中指挥所——即每天24小时都保持有一架在空中飞行的E-4B核战指挥机。由于这个指挥所一直在空中,而且位置不确定,敌方要摧毁它,难度可想而知。该机实行8小时轮换制,但要随时保持机上有一名两星将军。尽管随着冷战结束,美军的E-4B核大战指挥机已开始执行新任务,但该机仍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作出反应。一旦五角大楼和地下的指挥中心被摧毁,该机即可迅速担当起核战指挥中心的任务。据美军官员透露,E-4B型机具有覆盖几乎所有无线电频谱的通讯能力,能够迅速地对全球美军实施通讯指挥,包括可以与隐蔽在大洋深处的美军弹道导弹核潜艇取得联系,使美军随时可以组织核反击。

摘自《探索与发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