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
郑州市妇联成立60周年妇女发展论坛
◆女性高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李秀奇
郑州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这次论坛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郑州市妇联成立60周年”主题,就妇女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妇联工作进行研讨,必将进一步促进妇女·性别研究的繁荣、妇女工作的创新、妇女事业和男女两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引新时期妇女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各级妇联组织要加强理论学习和武装,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认真履行职责,调查研究,务实重干,全心全意为妇女群众服务,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妇女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扎实的工作,引导广大妇女群众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共促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生活。
二、妇女理论研究与妇女运动实践紧密结合。生动的社会生活实践是理论研究不竭的活力源泉,妇女运动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正是妇女运动实践造就了妇女理论研究的繁荣。妇女理论研究只有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要用富有中国特色、河南特色、郑州特色的生动的妇女运动实践,大力推进妇女理论的研究和创新。时刻关注妇女运动发展的现实问题,从妇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进行研究,使妇女理论研究为妇女运动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三、进一步加强妇女·性别研究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妇女·性别研究既是妇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把妇女·性别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总体工作之中。妇联要切实担负起指导责任。可以考虑建立郑州市妇女·社会性别研究中心。二是丰富研究内容。一方面开展妇女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抓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涉及妇女生存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影响两性健康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另一方面加强妇女工作理论研究。对新时期我市妇女工作对象及需求、活动方式方法、人才队伍建设等进行研究,对鲜活的实践进行理论概括,探索发展规律,形成富有特色的妇女工作理论。三是完善研究机制。把在高校建立完善性别学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这是推动妇女运动向纵深发展、两性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立足高层次知识界,从性别视角介入、运用社会学方法对两性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并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建立在各个高校,这将使妇女运动发展具有强大的思想基础、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时,从性别视角介入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男性加入到社会性别学科建设和研究中来。
希望理论研究人员和广大的妇女工作者,用科学的态度、世界的眼光、创新的精神、扎实的作风开展妇女·性别理论研究,以新的研究视角,思考新形势下促进两性健康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新方式、新途径,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妇女工作创新,为加快推进郑州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于向英
郑州师专党委书记
高等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女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不仅是本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
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当中,女性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幅上升,教育教学模式更趋多样化,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合格女性人才。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还存在女性在受教育过程中的特殊性往往被忽略;女大学生学科选择领域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专业性越强和学历层次越高,女性所占比例越少等等。
解决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在实践中探索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必须提高女性高等教育的针对性。如将女性学学科融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将女大学生心理、生理教育纳入高等院校的日常管理,建立两性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等。第二,构建女性校园文化建设。以“关爱女生”为主题,创建自由、创新的学术氛围,形成民主、有序的政治生活,培养高尚、健康的文化生活,促进女大学生整体成才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三,努力拓展女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指导,培养正确的就业理念,树立坚定信心,制定合理就(创)业策略等。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前景必将更加光明。
董广安
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当今世界,妇女参政议政已被视为提高妇女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成为国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2005年8月28日,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将男女平等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妇女参政不仅是妇女地位提升的重要体现,更是男女平等的重要标志。妇女参政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状况的重要尺度,既是我国政治民主化的标志,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妇女参政是指妇女群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参与活动。实质是妇女主动地参与政治事务及其决策,并且在从政过程中自觉代表妇女的整体利益,反映妇女正当合法的需求,通过努力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使妇女的政治权利得以实现。我国一贯重视妇女参政。但有一种现象应引起关注,全国省、地、县、乡四级领导班子中正职女干部分别占1.7%、6.15%、7.05%和3.4%。而且在党政重要岗位和重要的综合部门任职的非常少。到了2005年,这种情况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相继有一批女性领导进入决策层。2007年3月,全国人大首次明确要求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女性代表的比例不低于22%。截至2008年1月底,地方政府换届全部完成后,我国31个省区市共选举出新一届省级领导班子成员815人,其中女性有106人。有6位女性担任正省级领导,另有20位女副省长、4位女副市长、5位自治区女副主席、34位政协女副主席产生。这些比例数字的上升,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女性特别是高层女性参政的重视。
杨友珍
郑州市妇联原副主席
从1949年1月至今,郑州市妇联已走过六十年的历程。六十年来,在市委领导下,郑州市妇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挥自身优势,创造性地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作用。
1949年1月22日至24日在郑州召开了第一次妇代会,正式成立了郑州市民主妇女联合会。中共郑州市委书记夏之栩、市长宋致和到会并讲话。大会贯彻执行市委提出的:“生产自救和支援前线相结合”的方针,组织领导妇女生产军需用品,圆满完成第一批军工生产支前任务。
1950年1月30日至2月2日,第二次妇代会召开。市委书记赵武成、市长宋致和到会祝贺。会后,根据郑州市民主妇女联合会章程,建立基层妇女组织,发展妇女会员,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和全市人民一起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开展反对封建约束斗争,保护妇女权益并举办妇婴福利事业。
1951年3月29日至4月1日,第三次妇代会召开。大会通过了《关于继续普及深入抗美援朝运动的决议》、《关于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并争取保障妇女权利、解决妇婴福利问题的决议》。起草了“反对美帝重新武装日本的抗议书”和《郑州市妇女爱国公约》。
从1952年11月至1962年4月,先后召开了第四次至第八次妇代会。1957年10月,根据中国妇女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联合会章程》,郑州市民主妇女联合会更名为郑州市妇女联合会。
1968年1月,郑州市妇联革委会成立,同年8月撤销。1978年郑州市妇联恢复工作。自1979年11月~2004年12月先后召开了第九至第十四次妇代会。
六十年峥嵘的岁月,辉煌的业绩,一代又一代的妇联人,没有辜负党的期望和郑州市广大妇女的重托,从而也赢得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和广大妇女的信任。
高建慧
郑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女性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增强,女性参政的人数和比例逐年提高,这一切都源于这个不断进步的时代,源于我国“男女平等”政策的大力实施。
妇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女性成才,需要女性参政议政。妇女参政的发展水平,是同中国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衡量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首先,从新中国发展的进程看,妇女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农村,妇女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在城市,广大妇女在科研攻关、企业改革、经济发展中贡献智慧和力量,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以郑州为例,目前郑州人口735.6万人,其中女性356万人,占总人口数量的48%。在郑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各行各业的广大妇女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胆识,靠业绩赢得了组织的信任,赢得了社会的认同,真正撑起了郑州的半边天。其次,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妇女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男女两性发展相互影响和制约,两性发展越协调,就越利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没有妇女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进步,也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三,从妇女自身的特点看,女性参政有其特定的优势。女性参与领导工作,可使领导群体中,男女两性智能互补、气质互融,使领导群体氛围更加协调和谐。
目前,从女性参政议政的现状看,中国有230多位女性任省部领导,公务员中的女干部占40%以上。拿郑州来说,目前全市共有女干部71346人,占干部总数的47.1%,可以说,我市为广大妇女参政议政、施展聪明才智创造了比较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提高素质是妇女参政的前提和基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妇女参政水平的必然选择。提高素质应从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注重品德修养、历炼心理素质等方面努力。
最后,我有几点希望与女同胞们共勉:要自信、自重、自立、自强,做一个坚强的女人;要心胸豁达,做一个宽容大气的女人;要内美外美,做一个善良美丽的女人!
徐惠俐
郑州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郑州妇女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妇女法律保障机制逐步健全,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尊重妇女、保护儿童的良好氛围正在全社会形成。全市妇女坚持“四自”“四有”精神,勤奋学习,踊跃实践,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物质、精神、政治、生态四个文明建设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施展才华,尽展风采,涌现出大批优秀典型,成为妇女事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急党政所急、做妇女所需、尽妇联所能,发挥优势,履行职责,创新工作,成果丰硕,赢得了妇女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关注民生、关爱弱势家庭妇女儿童。连续十多年免费举办下岗女工转岗技能培训班18期,创造条件为失业妇女提供工作岗位10000多个;开展“春蕾计划”、“爱心桥”援助、慈善捐款活动,动员社会捐款,建立爱心学校、“春蕾班”,共资助16000多名特困儿童学习;连续多年免费举办农村贫困妇女实用技术培训班;积极构建社会化维权格局,建立了妇联干部陪审团、家庭暴力庇护中心、法律帮助站、维权热线和法律志愿者队伍,为受害妇女儿童提供维权服务。
组织开展和谐创建活动。精心组织四届“百万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四届“家庭文化艺术节”,评出五届“十佳母亲”、六届市“十大杰出女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家庭文化活动,引导妇女群众自觉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表彰宣传优秀妇女,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精神,倡扬社会文明新风。30年来共评选市级“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优秀母亲、“五好文明家庭”、优秀打工妹等各类典型223325个,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中国十大女杰31个。
大力加强调查研究。连续18年开展妇女工作调研活动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主题理论调研征文活动,以调研促工作。建立完善组织机构和调研工作机制,拓展工作领域,先后成立妇女理论、妇女工作研究室,市妇联妇女工作研究领导小组,郑州市妇女·社会性别研究会,成功举办三届妇女发展论坛,开展课题调研20余个,编辑理论调研文集3本。
健全基层妇女组织网络。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实行妇联执委、妇女代表联系制,实现妇女组织、妇女工作全覆盖。妇联干部眼界宽、观念新、工作实,呈现出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风貌。
窦志力
郑州市社科联副主席
上个世纪建国初期定位妇联,那就是新中国对妇女地位的政治解放,在维护基本权益上给予政治的、社会的肯定和保护。在社会日益现代化条件下如何重新定位?应当提出科学发展与关怀革命。这才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才是真正地体现妇女生存质量要求。真正地维护妇女权益应当是让妇女充分享受到她们选择的自由以及法律所规定的权益。比如如何能够让妇女,不受到离异而带来的伤害,得到经济的、文化的保障。本世纪初的一项调查,对89个国家的数据分析发现,当妇女地位和权利较高时,一国总的生活质量也较高,当她们的地位与权利较低时,所有人的生活质量也较低。提高妇女对生活的自由选择性以及空出职位让更多的人就业的同时,我们在现阶段应当建议女性用更多的精力去安排提高自己的素养。如欣赏音乐会、歌舞剧,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培养绘画、音乐、舞蹈、体育等基本技能以及文化品位。应当培养淑女,我们的大学没有开设这样的专业课程,而很多婚后女性也没有得到这样一个补习的机会,她们的礼仪知识大多数来自于自己的体会与上一代人的传递,很不利于中国人口素质的提升。
朱金瑞
河南财经学院哲学与社会学系副主任、教授
女性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女性道德素质呈现出进步的态势,不仅“三从四德”和“三纲五常”等封建传统道德枷锁被解除,而且实现了从理想人格到现代道德人格的回归。
人的道德素质养成和发展本质上具有社会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革命道德为广大女性所遵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女性道德经历了一次革命性变革,即从理想人格到现代人格的回归。主要表现为以“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追求、以“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现代性别意识。
社会政治生态的改变,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发展目标,使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在贡献社会中体现自己的智慧和聪明才智成为大多数女性的人生目标。由此,当女性面临着事业与家庭的矛盾冲突,在“人”和“女人”双重角色冲突中,努力实现着两者的有机统一。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越来越多的女性认识到,只有积极地参与竞争,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在社会活动中,女性也日益认识到自身的作用。如,细腻、体贴和柔情会使丈夫和孩子感到心情舒畅,从而营造出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现代企业管理中,女性的人性化管理、民主化作风等更易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一些女性开始主动抛弃怯懦自卑、逆来顺受等传统道德人格,大胆地展现现代女性的魅力,成为社会、家庭等组织和谐的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不能回避的是,社会的转型、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等,使处于传统与现代交织中的女性道德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女性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加强慎独自省,“积小善而成大德”,既做“人”也做“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