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工业大学80多名学生组成的宣传服务队
绿城市民的绿色幸福
消费者投诉将获法律援助
我省取消食品药品垂直管理
今起40天集中整治交通违法
3年培养30名科技领军人才
发挥智库作用
服务跨越发展
6万个高招协作指标
调给河南等内陆5省
跟踪审计抗旱资金
严防截留挤占挪用
讣 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绿城市民的绿色幸福

本报记者 成 燕

清晨,一抹朝阳斜映在金水河上,把正在睡梦中的绿城唤醒。伴随几只飞鸟清脆的鸣叫,人们开始三三两两地来到河边晨练,微风吹来,薄薄的水汽轻拂脸庞。在郑州,这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每天都在发生。

三年跨越式发展不仅让郑州GDP不断“飘红”,更让市民的生活融入更多“绿色”。细心的人士不难发现,通过连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建“绿色学校”等系列环保工程,绿城市民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提高。

早上,在黄河路与卫生路附近,你会经常看到一对双胞胎蹦蹦跳跳地手拉手去上学。8岁的张皓涵、张皓翔所在的是一所省级绿色学校——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别看小哥俩年龄小,可环保意识却很强。在学校老师和高年级哥哥姐姐的带领下,小哥俩从小就养成了诸多环保习惯——不随手乱扔垃圾,把旧饮料瓶改制成浇花水瓶,将小香皂头收集起来再利用……日常生活中,他们还经常纠正家长的不环保行为,口中不时蹦出“绿色、环保”等名词。

如今,在郑州,像这对双胞胎一样喜欢“绿色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吃饭用可降解饭盒,少开车改乘公交出行,到生态公厕“方便”,争购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绿色家电……诸多环保行为让市民生活“绿”意盎然。

“环境保护必须从娃娃抓起”也早已成为市环保、教育部门的共识。据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已创建“绿色学校”238所,其中国家级5所,省级38所,市级195所。200多所“绿色学校”在全市密织起一张“环保普及教育网“。多年实践“绿色教育”的黄河路第二小学校长曹英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学校有近2000名学生,每位孩子都能影响到一群家长,让小学生从小养成环保习惯意义很重大。”

幸福是什么?或许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答案。令人欣慰的是,郑州在实施三年跨越式发展行动中,始终不忘通过生态环保建设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市民在蓝天白云的眷顾中幸福地生活。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至2008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分别为306天、313天、325天,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优良率更是达88.8%,创近年同期最高水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