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史海拾珠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危险的美感
烟火人生
拿错的背包
胡兰成
唐朝作家富豪榜
杨国忠“妙法”选官
袁克文卖字
信封贴在邮票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杨国忠“妙法”选官

唐玄宗的大舅子杨国忠,早年劣迹斑斑,一事无成。不料后来他竟扯着杨玉环的裙带,被唐玄宗李隆基三提两提,竟提至宰相的高位,并兼管国家干部任免与财政收支,权倾朝野。

唐朝政府选拔官吏,须经吏部三次预选注册,并三次召集百官于尚书省唱名,征求诸官的意见,方可决定任用与否。每年选官,要从春至夏,历经数月,方可结束。杨国忠干宰相之后,就把这套繁琐而又不能任意胡干的制度扔在一旁,另搞一套。他选拔官吏,先是搞“暗箱操作”,把几个亲信召至家中,根据自己的意图拟好名单,然后召集百官到尚书省开会,把内定的人选唱名通过。宰相定下的人选,谁还敢再提异议?于是一天之内,便可搞定。

后来,杨国忠这一招玩得越来越顺手。按制度规定,政府选官时,吏部确定的名单需门下省审议,不符合选拔条件者,即淘汰之。杨国忠把分管门下省的左相陈希烈召至家中,让他和两个属官坐在一旁,每定一人,即让他们当场表态,就算通过了门下省这一关。

既然官吏的任用升迁皆由宰相老爷一人决定,杨府也就热闹啦。那些做梦都想弄个官做或想得到提拔的家伙如过江的鲫鱼、逐臭的苍蝇,纷纷前来拜谒杨国忠,除了大拍马屁,还要送上巨资,一时间“吏得轻重,显赇(贿赂)公谒无所忌”。

内定选官,使掌握用人的权力者得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亲疏和贿银的多寡确定人选,使乌七八糟、德才皆无之徒得以靠钱财升迁,使腐朽的依附关系得以赤裸裸地体现,而卖官买官之风也因此屡禁不止。

摘自《现代生活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