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146亿 生态资本托举生态郑州
公 告
图片新闻
扎实筹备拜祖大典
严格土地资源管理
关于召开政协郑州市第十二届
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
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2月28日至3月6日举行
中组部开通12380举报网站
市民卡将在全市推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146亿 生态资本托举生态郑州
植树造林
夯实生态建设首要地位 以人为本
全民共享生态成果

本报记者 刘俊礼

春风染绿,万物复苏,又是一个植树造林的季节。

在田间地头,不论是忙碌的农民,还是植树栽树的干部,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春天般的笑容。他们说,郑州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百姓,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了。市林业局昨日发布的消息也印证了公众的感受:2008年郑州森林生态城服务功能货币化计量总值达146.15亿元。美丽的森林生态城,在一草一木之中变得灵动起来,那迅速增长着的无边的林木,像无数只充满活力的手,正有力地托举着生态郑州。

林业先行

奠定生态型城市基础

森林生态城作为我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到底蕴藏着多大的生态资本和潜在的生态生产力?如何在建设“三化两型”城市中发挥独特作用?为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市近年来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果,2008年12月,我市与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林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长达5年的生态效益监测评价合作协议。连日来,他们组织有关专家对森林生态城建设2008年年度生态效益进行了监测评估。

经过科学测算,2008年郑州森林生态城已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其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货币化计量总值达146.15亿元,其中城市森林(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年货币总值为132.73亿元,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年货币总值为13.42亿元。在森林(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年总货币值132.73亿元中,郑州森林生态城节能减排效益最大,为86.5亿元;其次为固碳释氧效益,价值为18.98亿元;其后依次为生物多样性效益、滞尘效益、涵养水源效益、防风固沙效益、卫生保健效益、护农增产效益、减噪效益、防污吸污效益、改善水质效益、固土保肥效益、营养物质循环效益等。

这无疑表明,森林生态城建设对我市建设“三化两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发挥着基础性支撑作用,碧水蓝天的郑州正在变成一座美丽的森林生态之城。  

植树造林

夯实生态建设首要地位

绿色,是人类对生命和活力的追求。

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

随着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建设成为了全国各地争相打造的闪亮名片。而我市正处于跨越式发展和建设“三化两型”城市的重要时期,如何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和郑州实际的发展道路?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和谐环境?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度重视林业在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首要和重要作用,于2003年12月明确提出用十年时间,在城市周边营造100万亩森林,把郑州建设成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

举全市之力,加大对森林生态城建设资金投入,以大工程带动林业大发展,这是林业超常规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市委、市政府自2004年以来连续五年将植树造林10万亩作为向市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并逐年加大了对林业的投资力度,2003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3.3亿元。

在政府与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郑州生态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08年,郑州森林生态城建设已累计完成造林任务84万亩。在郑州市西南部尖岗、常庄水库周边,一片11万余亩的森林拔地而起,林涛阵阵,绿波荡漾。昔日光山秃岭的邙山一带,现已造林10余万亩,如今苍翠翁郁,绚烂多姿。沿着黄河南大堤,一道长74公里、宽1100米的防护林在市区的北部筑起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以往风起沙扬的日子已成了史志资料,现在风起处,只见柳丝拂烟,不见黄沙泛起。自2007年开始建设林业生态村以来,全市共建成林业生态村100个,这些林业生态村就像一颗颗耀眼的绿色明珠,镶嵌在城区周边。

“从飞机上看到郑州是一片片的绿色,绿城真是名不虚传。”前来考察郑州绿化的全绿委有关人士发出这样的感慨。

以人为本

全民共享生态成果

“生态型城市”的终极目标是改善人居环境,维护人的健康生活,其结果是城市升值,市民受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全市一直在改善生态环境上作着不懈努力,经过持之以恒的奋斗,郑州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林业专家指出,2008年度和2007年度郑州森林生态城生态效益价值相比,森林生态系统年度生态效益价值增加22.31亿元,增加了20.20%。郑州森林生态城单位面积生态效益价值达到每公顷124430元,远高于全省平均67657.6元的水平。

广大市民真切感受到:近年来市区沙尘天气明显减少;尖岗、常庄水库地下水位明显升高,部分常年干涸的小溪也有了流水;城市周边以森林为依托、可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越来越多;以大枣、石榴、樱桃等林果为主题的各类文化旅游更是为市民亲近自然提供了新的选择;57万亩的郑州黄河湿地已成为鸟类的天堂、湿地生物的乐园,宜人的景色和生物的多样性已渐渐成为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据环保部门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以上天数为325天,创近年来最高。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郑州也越来越成为生态型宜居城市,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果也日益惠及全市人民。

人们发现,郑州水更清天更蓝了,郑州变得生机盎然更有魅力了。在获得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之后,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郑州, 经过激烈竞争,绿化领域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国家级盛会——中国绿化博览会花落郑州,2010年将在郑州盛大举办。“绿城”郑州,将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