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丽萍 通讯员 樊振宁
专门为资产1000万以上的富人提供理财服务——私人银行这个披着神秘外纱的舶来品,2007年在中国市场上一出现就引来了无数的关注目光。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海啸,在短短时间内改变了中国私人银行市场的竞争格局。那么,在当前的金融海啸中,私人银行何去何从?国内率先推出私人银行服务的招商银行副行长唐志宏,在北京领取《欧洲货币》杂志评选的“中国区最佳私人银行”奖项之后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私人银行领域,过去外资银行都是我们的老师,但是,这一轮金融海啸过后,外资银行的客户纷纷往中资银行转移,我们现在是帮老师管理客户;而外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也纷纷往中资银行跳,所以我们还要帮老师管理客户经理。”唐志宏不无幽默地谈到这个有趣的金融现象。
据调查,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一些原本享誉全球的外资银行受到重创,中国很多私人银行客户因为在外资银行购买的产品损失惨重,从而折回中资私人银行进行理财,这主要是因为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时候,没有按照私人银行最本质的发展逻辑,太注重销售产品,却没有为客户平衡配置资产。
这一轮金融海啸过后,外资银行的客户纷纷往中资银行转移,而外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也纷纷往中资银行跳。唐志宏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招商私人银行去年一年客户增长35%,私人银行客户人数占比不到0.02%,但总资产占比超过10%,是所有商业银行中占比最高的。
在这一轮金融风暴中,全球一些身价千万乃至上亿的私人银行客户因为大量配置投机品种而损失惨重。
唐志宏说,办私人银行就好像开医馆,各种药(产品)都是一样的,大夫(客户经理)只有先摸准了病人(客户)的脉才能开出适合的药方(资产配置方案)。私人银行不能以销售产品为宗旨,而应当帮助高端客户在比较长的周期内抵御通货膨胀。
此次金融危机,使外资私人银行的信任度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中资私人银行的发展打开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