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居家养老”关爱多 “空巢老人”享幸福
社区里亮起“爱心灯”
图片新闻
强力查处施工扰民
多举措抓好稳定
“叔叔,请和我们一起学雷锋!”
水清心甜
迁走的居民回来了
患难夫妻恩爱深
“老婆,尝尝我烧的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大河路办事处的“抠门”与大方
——半间房、廉价纸和5万元奖金的故事

大河路街道位于惠济区西北部,靠近黄河,相对偏远,下辖7个行政村,1.7万人。几天前,记者来这里采访时,三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分别是:街道机关的半间办公室、红头文件中使用的廉价油光纸和奖给辖区一家企业的5万元现金。

先说这半间办公室。大河路街道的办公楼位于江山路下坡杨村北侧,原为上世纪80年代一私人预制板厂的办公用房,后来租给办事处使用,由两座分别为两层和四层的楼房组成,破旧且狭小。这半间办公室位于其中一座楼的三层,为街道党工委书记使用,今年2月,新任街道党工委书记到任后,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将自己的办公室一分为二,腾出半间来缓解机关办公用房紧张。

再说廉价纸,采访时,工作人员让记者看街道最近下发的红头文件,记者拿着文件就感觉手感不对,仔细一看才发现,文件的第一页红头封面为普通的打印纸,其后的黑白页面均为廉价的油光纸。“别小看这几张纸,一张纸就省几分钱,每年街道上文件算下来,全年能节省上万元。这纸虽然手感差点,但并不影响阅读。”听着工作人员的话,记者打开文件翻阅,感觉虽然纸张软点、薄点、脆点,但文字清晰,丝毫不影响阅读。

最后说5万元奖金。工作人员给记者的是一份表彰文件,表彰2008年为街道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和单位。文件上显示,辖区一家企业一次就获得奖金5万元。“凡是对辖区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无论我们经济多困难,都要重奖,办公条件差一点、费用紧一些,我们都能克服,为了地方经济搞上去,改善群众生活,我们宁愿砸锅卖铁。”街道负责人的话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平平常常的三件物品,昭示大河路街道办事处的为政观念。 本报记者 张 立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