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开创投融资体制新模式 打造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本周气温继续回升
巾帼英雄昨受表彰
工作分工确定
桃李尽芬芳 巾帼美名扬
在郑州市女领导干部联谊会上的讲话
“天宫一号”明年年底发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开创投融资体制新模式 打造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郑州市建设投资总公司5年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孟 斌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位步步攀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尤其是郑东新区,处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人,都会感慨郑州比几年前变得更加靓丽多姿。“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一张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无不在向世人诉说郑州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也与郑州市建设投资总公司息息相关。5年来,该公司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握时代脉搏,以前瞻性的理念经营着绿城,先后为城市建设投融资122亿元,扛起了郑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半壁江山……

应运而生

勇挑城市建设投资重担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郑州市城市建设投入匮乏的局面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实现城市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顺应城市建设发展的大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审时度势,果断作出重组城建国有资产,进行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以此开启了我市大规模筹集城建资金、全力推进城市建设的新历程。

2003年8月,郑州市建设投资总公司应运而生。2004年2月,公司正式挂牌运营。依托市政府提供的政策平台,以加快绿城建设为使命,肩负城市建设投融资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郑州市建设投资总公司一经成立便剑指资本市场,以崭新的姿态走到了城市建设的最前列,擂响了加快郑州城市化进程的战鼓。

2004年9月13日,公司通过市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和《政府信用额度协议》,获得政府信用额度134.74亿元;

2005年6月20日,公司再次通过市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签订政府信用额度贷款协议,获得政府信用额度62亿元,用于郑东新区起步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次又一次出手,无不彰显出郑州建投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决心和努力。

作为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主体,郑州建投5年来累计实现融资122亿元,为中心城区、郑东新区、市属县(市)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事业及其他市属经济的285个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业务涵盖道路、桥梁、隧道、运河建设,河渠治理,环境综合整治,垃圾处理,雨污水管网改造等多个方面。

——为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68.44亿元,支持项目72个。其中包括未来大道、中州大道、秦岭路、江山路等49条市政道路;中州大道与农业路立交桥、北环与文化路立交桥、大学路与南三环立交桥、京广路与南三环立交桥、西三环与化工路立交桥、北环立交桥及中心区铁路跨线桥等9项立交工程;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垃圾综合处理厂等11项综合整治项目;东风渠疏挖、引黄补源灌溉、“两河一渠”截污等3项水系治理工程。

——为郑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37.3亿元,支持项目147个。包括总长199公里的市政道路108条;总长3573米的桥梁30座;新建运河5.3公里,“三河一渠”综合治理19.56公里;新建绿地927.37公顷,供水管网135公里,照明线路25公里。

——为市属县(市)区公益事业融资7亿元,支持金水区、中原区及新郑、巩义等10个县(市)区市政道路、供水供热、污水处理等公益性项目41个。

——为郑州市中小学等教育事业及其他市属经济项目融资8.72亿元,支持市属22所中小学及市商业技师学院的建设;促进郑少高速、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等市属经济项目的快速发展。

(下转第二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