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家电下乡别折腾农民
图片新闻
全省力推百家企业上市
三成企业认为
化肥价格将涨
郑州旅游大篷车
吸引华东五市人
超市百货化风头正劲
街头一大怪
吊床穿着卖
污水处理装置
在郑实现量产
非法传销抬头
警惕传销骗局
市建委紧急通知
刮大风停用塔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家电下乡别折腾农民

新华社记者 葛如江 马姝瑞

记者近日在安徽农村采访时发现,“家电下乡”受到农民和企业普遍欢迎,但在一些地方,由于购买、补贴等具体环节不够方便,影响了政策效果。

肥西县一家电器经营部的“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记录簿上,1月12日至3月4日登记的37条信息中,只有6条显示“已补贴”,占16.2%。阜阳市目前仅有24台下乡家电补贴到位。

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原因是有关部门对如何方便农民考虑不足。如“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卡都封在包装箱内,农民必须先买电器开箱查看,才能使用卡号申请补贴。这个问题本来也不难解决,只要商店肯帮顾客把打开的包装箱再封好即可。遗憾的是,很少有商店能做到这一点,导致农民要先把电器运回家,再拿着标识卡去商店办理补贴。若是住在偏远地方,交通不便,往返路费就能抵消补贴。

“家电下乡”是为了丰富农村市场,拉动农村消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但农民买家电时的不便反映出一些地方在落实政策时只考虑销售,没想到便民,结果农民购买缺乏积极性,销售也上不去,政策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前些年刚开始推行粮补政策时,也是在领钱环节让农民颇费周折。后来财政部门发明了“一卡通”,直接把补贴资金打到农民的银行卡上,既快捷又方便。这说明,有关部门只要在惠民政策的执行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多为群众着想,问题很容易就能解决。

在“家电下乡”产品设计上,生产商可以把申请补贴的必要信息印在包装箱外,让农民购买时一目了然。在购买环节,销售商可以利用集市进行家电展销,给正在农忙时节的农民节省时间。或者干脆将补贴款直接从中标价格中扣除,由财政部门和企业承担结算补贴,让农民即时享受优惠。

当前,汽车、摩托车等商品也陆续加入下乡行列,这些政策的核心就在于惠农补贴。有关部门应该在“家电下乡”的基础上多考虑一些便民举措,提高补贴发放效率,让农民少折腾。只有这样,这些活动才能让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