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左丽慧
从《一地鸡毛》、《故乡天下黄花》、《手机》到《我叫刘跃进》,河南作家刘震云的作品总是吸引着读者的目光。昨日,刘震云历时3年打造的新作《一句顶一万句》首发式在北京举行,新浪网还为此推出了专门的官方网站。这部作品讲了些什么?昨日,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刘震云。
我有责任替他们说出来
“首先向家乡人民问好!”听到记者自报家门是河南媒体时,刘震云浓厚的家乡情便抑制不住地“泛滥”开来,“河南是我的故乡,故乡不但教会了我走路和说话,还教给我丈量世界的基本概念:东西南北,大小多少,亲疏远近……我是拿出故乡村子的方位,来校正北京和这个世界的方位。”刘震云还告诉记者,虽然身在北京,但他一直很关注河南作家的创作,与李佩甫、张宇等都是很好的朋友。
刘震云说,从父老乡亲身上,他明白了痛苦不是生活的艰难、不是生和死,而是孤单;孤单种在心里,就长成了孤独;孤独一直生长在他们心里,但他们就是不说,比这些更重要的,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但他们仍然不说,“他们不说,我有责任替他们说出来。就好像我家要垒鸡窝,在建筑工地当大工的表哥,有责任替我砌起来一样。”
是我写得最好的一本书
在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一句顶一万句》的同时,新浪网首次为中国作家单本小说开设了官方网站。“中国人的《百年孤独》”“超越自我的最为坚韧的努力的成果”……面对这样的赞誉,刘震云自己也认为《一句顶一万句》“是我写作以来,写得最好的一部书,是我自个儿愿意送人的一本书”。
据刘震云介绍,小说故事背景是家乡河南延津,故事的前半部写的是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建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书中的人物因阶级、地位和利益的不同,也因人心难测和诚信缺失,能够找到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并不多,身心陷入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疲惫。相对于西方人无处不在而又可以无话不说的神,中国人实在是活得孤独和累。”刘震云表示,在现实的触动下,他写出了这样一部作品,而开设官网,就是让广大网友和读者能够参与《一句顶一万句》的互动讨论,让更多的人研究这部“活”的历史,更多的人找到自己孤独的根。
用过我的导演都后悔
刘震云一向以“刘氏幽默”别具特色,选择在4月1日西方愚人节举行新书首发式,他也认为这一天跟一年中的其他364天没有什么区别,只要能给大家增加快乐就好。采访中,他也屡屡语出“乐”人,令记者笑口大开。
“拍《桃花运》的时候,因为跟导演是朋友,我去探班吧,结果有一个群众演员的角色,导演不想花钱请人,就让我演了。河南人为朋友是两肋插刀,我又不是太爱惜自己羽毛的那种人,就演了。这跟我去菜市场买菜没有什么区别。”对在《桃花运》中的“触电”表现,刘震云如此说道,“用过我的导演都后悔。因为每一条要拍十几遍,有时候导演觉得可以了,我还想再拍。后来导演发现,我浪费的胶片比请群众演员更贵。”
刘震云的不少作品都搬上了银幕,当记者问到小说和剧本的区别时,刘震云又拿羊肉做起了比喻:“如果一块羊肉在开封,就做成了羊肉烩面;但有朋友把它带到西安,就会被做成羊肉泡馍。其实那已经是两回事了,不能用羊肉烩面的味道来要求泡馍。”
作为“前辈”,刘震云给80后、90后的“作家”的“劝告”就一个:先别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