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3版:跨越之路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访市政协主席、市科技自主创新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李秀奇
右图 三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图为威科姆科技公司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武建玲 摄

本报记者 武建玲 文 汪静文 图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市科技自主创新工程实施三年来效果如何?下一步的着力点在什么地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市政协主席、市科技自主创新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李秀奇。

提及2006年我市将科技自主创新工程列入八项重点工程的初衷,李秀奇说,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工程,目的就是要摸索一条自主创新的路子,培育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企业和整个郑州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有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当时确定的工程目标任务是:到200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14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30亿元,技术交易额30亿元,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53%,年专利申请量4800件;工程列入29家重点企业48个项目,三年完成投资37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20亿元等。同时,工程还列入7个综合项目。

为实现这些目标,三年来,工程指挥部认真履行“指挥”职责,切实加大“协调”力度,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着力开展各项工作。指挥部各个指挥长以及市科技局等工程责任单位领导,多次深入企业项目建设一线,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指挥部办公室、市科技局组织多次科技自主创新调研活动,充分了解创新需求,制定相应措施;制定政策,不断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优化创新环境;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和运行机制,科学推进项目实施;成立六个跟踪服务组,拓展服务手段,在经费支持、研发中心建设、产学研对接、成果转化、科技政策宣传培训等十个方面深入开展服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一系列的措施带来了喜人的成果:200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57.2亿元,是全年目标1140亿元的119%,是工程启动时542亿元的2.51倍;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413.5亿元,是全年目标310亿元的133%,是工程启动时157亿元的2.63倍;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7%,比全年目标提高7个百分点,比工程启动之初净提高12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5845件,是全年目标任务的122%,为工程实施之初2400件的2.44倍;技术交易额33.7亿元,是2008年目标任务的113%,为工程实施之初15亿元的2.25倍;全社会研发投入33亿元,是全年目标任务的110%,为工程启动之初的2.2倍。上述综合目标均超额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工程7个综合项目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科技自主创新成绩突出,但李秀奇也不回避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说,宏观上,全球金融危机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给一些外向型企业带来负面效应;国家调整了药品审批政策,药品生产批文申报周期延长,使一些生物制药企业新品投放时间延长。从企业来看,科技成果大量涌现,但转化速率相对缓慢;列入科技自主创新工程的29家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注重加大创新投入,但其他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人才引进机制及配套措施不健全,有利于高层次人才集聚成长的环境尚未形成,引才难、留才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市科技创新人才中,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作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尖子人才缺乏。

明白“软肋”之所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科技自主创新工程的着力点将会放在哪些方面?李秀奇思路清晰:一是扩大自主创新工程的项目和规模。新规划中,将把工程企业和项目规模扩大一倍,把有发展前景的好项目都纳入进来,分级分类实施,巩固、放大工程的实施效应。二是把自主创新摆上重要位置。研究出台进一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政策措施,确定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具体考核指标,纳入县(市)、区和各委局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用人体系。三是着力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计划”、“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还要不断增加自主创新的经费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