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每一个牺牲都永垂不朽
“世博花木”提前迎客
机器人当上“科学家”
柬泰边境战火又起
奥氏预算案减额过关
立立电子股票裁定无效
G20峰会:各方皆大欢喜
郑州边检站
开辟绿色通道
多家景区
捧出旅游大餐
特警栽树寄哀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每一个牺牲都永垂不朽
4月3日,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在广州起义纪念碑前敬献孩子亲手做的花圈。 新华社发
昨日,郑州市各界向革命先烈纪念碑敬献花圈。 李 焱 摄

据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记者 袁韵 俞玮)“每一个牺牲都永垂不朽!”清明节前夕,这句颇有网络特色的语言引起了数百万中国网民的回应。他们敲击键盘,写下对先烈缅怀的话语,寄托哀思;轻点鼠标,在虚拟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鞠躬”“献花”,表达敬意。

连日来,数百万网民先后点击和参与新华网、中国文明网等网站推出的“网上祭先烈”活动。他们纷纷表示,要让先烈的精神播撒神州、历代传承。

河南新乡广播电视大学的丁伟帅留言道:“今日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没有先烈们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在参与留言的网民中,不少是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的中小学生。湖北宜昌市分乡南小三年级学生罗雨祭拜并留言说:“愿忠魂长眠。我们会把祖国的未来建设得更美好。”山东博兴朝阳小学全体师生以一首诗歌祭奠先烈:“血沃荆山肥劲草,气存凌岸壮军伦。丰碑永志歌先烈,拓业新程待后人。”

3月29日上午,一批青年网民自发组织去宜宾革命烈士陵园扫墓,这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受到了网民的普遍赞赏。

寄语“心香一瓣”

思念“叶落归根”

昨日,市民付先生一大早就携家带口、手提花篮来到市烈士陵园,为亡故的父母祭祀。来到双亲的墓碑前,他将花篮摆放整齐,伫立良久。没有鞭炮,不见烧纸,没有喧嚣。“扫墓是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用鲜花祭奠更文明。”付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鲜花寄哀思成为越来越多郑州人的首选。据烈士陵园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像付先生这样,选择时尚、健康、环保祭祀方式的人越来越多,以往“鞭炮齐鸣,纸灰飞扬”的场面已悄然消失,人们纷纷以鲜花或植树的方式寄托哀思。来自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的一组数据:中原殡葬网设立的网上墓园,截至目前,点击率超过12.5万次,注册2.5万人左右,其中,树葬2万人,海葬2000人,草坪葬4000余人。

“‘网上祭祀’、树葬、海葬安全文明,不失为一种新时尚,值得提倡。”市民政局殡管处主任杨虎告诉记者,网上祭祀时,人们可以将逝去亲友的相片、生平、悼文传到中原殡葬网,在虚拟世界献花、祭祀,缅怀先人。此外,网上祭祀还不受时空限制,对于在郑工作繁忙而无暇返家的外乡人来说,网祭为他们追思故人提供了一方天地。

本报记者 郑磊 通讯员 化改英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