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聚焦新医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医改时间表 罗列百姓应得实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如何缓解就医难
医改时间表 罗列百姓应得实惠
15元、20元:2000所、2.9万所、1.4万所:36万人次、16万人次、137万人次: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两份文件6日至7日相继公布。记者通过梳理两份文件中的“时间表”,对百姓未来求医看病有望得到的实惠进行了探求。

2009年

建居民健康档案 超65岁定期体检

根据《实施方案》,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

补种乙肝疫苗 光明行动扶贫助困

根据《实施方案》,从2009年开始开展以下项目: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等。

列基本药物目录 医疗机构必须用

根据《实施方案》,2009年初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普及城镇医保 大学生全部纳入

根据《实施方案》,2009年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用两年左右时间,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确有困难的,参加城镇居民医保。

2010年

医保补助标准提高 每人每年120元

根据《实施方案》,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2011年

城镇医保市级统筹 提高人均经费

根据《实施方案》,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原则上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2011年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市(地)级统筹。

国家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

医保制度覆盖全民 缓解就医难题

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09-2011年

试点公立改革 三年逐步推开

根据《实施方案》,公立医院改革2009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国家将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

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

建标准化医院 每县至少1所

根据《实施方案》,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2009年,全面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再支持改扩建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每个县1~3所。三年内,我国将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

可跨地区报销 异地也能结算

《实施方案》明确,我国将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实现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为此,《实施方案》指出,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探索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就地就医、就地结算办法。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实施方案》明确,允许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在统筹区域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简化到县域外就医的转诊手续。

2020年

基本医疗制度 适应多种需求

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基层医疗机构

禁收药品折扣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实施方案》指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定额定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不得接受药品折扣。

公立医院医药分开

逐步取消药品加成

《实施方案》规定,“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

《实施方案》明确要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离退休人员费用等。

《实施方案》指出,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新闻分析

四组数字看门道

90%、120元、6倍:

三年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一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权威观点:卫生部部长陈竺称,如果按城镇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以后的医保报销上额将达到10万元左右。随着政府投入比重的增加,居民个人支出比重将有所下降。

15元、20元:

《实施方案》提出,近三年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

专家解读:北京大学教授李玲指出,如果全民能均等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那么老百姓得病机会将减少,医疗负担和去医院的奔波之苦也会相应减少。

2000所、2.9万所、1.4万所:

《实施方案》提出,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2009年,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权威观点: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说,加快建设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将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农村居民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城市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得到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

36万人次、16万人次、137万人次:

《实施方案》提出,近三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6万、16万和137万人次。

专家解读:安徽省铜陵市钟鸣镇中心医院医生汤长春说,如果基层医生水平高了,老百姓就不用去挤大医院了,少了奔波之苦,也减少了费用。

▶背景介绍

问计于民 回应民声

医改方案修改190余处

医改工作小组对收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逐条分析,对新医改方案进行了190余处修改。主要包括:

一是增加了改革的近期目标。

二是针对反应强烈的医保关系接续和异地就医报销问题,增加了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结算等内容。

三是增加了保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重视护士和护理工作、增进医患沟通等内容。

四是将“基本药物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修改为“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将“统一制定零售价”修改为“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给地方操作留有空间。

五是对《意见》第五部分进行了修改充实,使五项重点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更加清晰。

六是针对反映《意见》文字不够通俗的意见,对文字进行了上百处修改。

同时,为增强《意见》的可操作性,起草了《实施方案》,相当一部分对《意见》的修改建议在《实施方案》中得到了反映。对于一些更具体的建议,将在今后陆续下发的操作性配套文件中予以研究、采纳。 均据新华社电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