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世界邮展的郑州元素
图片新闻
千余防治责任人
将派驻托幼机构
郑州纺织业
期待新辉煌
“十件实事”为何变“十大实事”
22项新举措
保出行方便
“十大实事”件件关乎民生
我省将打造9家技工教育集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十件实事”为何变“十大实事”
原因:承诺实事更多 涉及部门更多 投入资金更多

本报讯(记者 潘 燕)市委、市政府今年确定的2009年为民兴办“十大实事”,与往年的“十件实事”相比,“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容却大不相同。”这其中究竟又有什么不同,“十件实事”为何要变身为“十大实事”?

对此,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自200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坚持为民办理“十件实事”,这项坚持了7年之久、让全市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民心工程内容逐年增加。到2009年,“十件实事”实际上已经不能称为“十件”了,细数起来,今年公开承诺的“实事”其实共有55件。

随着“十大实事”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广大群众的受益面逐年扩大,负责实施“十大实事”涉及的部门和单位也越来越多。记者了解到,前几年,主要是民政、教育、劳动保障、卫生、房管、城建等涉及民生的部门,而今年的“十大实事”,涉及部门和单位近30个。

此外,今年,我市在兴办“十大实事”的资金投入上大幅度提高。来自市财政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郑州市“十件实事”共计投入资金19.4亿元,2008年投入25.4亿元,今年预计投入资金40.6亿元,3年时间用在“十大实事”上的资金投入就翻了一番。

综上考虑,再称为“十件实事”已经不合适了,所以,市委、市政府通过研究,决定从今年开始改为“十大实事”。

产生过程更加贴近民意

早在去年6月,市政府办公厅就会同市有关部门和单位,针对2009年市委、市政府要办哪些实事深入社区、公园、厂矿企业、学校和有关部门调研,听取基层群众呼声,力争把实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2009年实事的公开征集活动,在方式上也进行创新,新增加了短信征集、网上问卷调查两种形式,参与征集活动的市民有5万余人次。经归纳整理,共有意见建议1420条,从中初选了2009年为民办理的“十大实事”,经过对实事所需资金预算、实事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最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进行审定。

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大实事”是市委、市政府切实为人民办实事的一个“窗口”,反映了市委、市政府为人民办实事的决心和信心。凡是列入“十大实事”内容的,一定不折不扣地完成;没有列入的,在政府常态工作中,涉及民生的问题每年都有上百件、上千件,同样也会不折不扣地完成。 本报记者 潘 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