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王学文同志逝世
王洪新同志逝世
马福临同志逝世
赏花看邮展 记者来报料
邮情传万家 花和迎客来
图片新闻
“十大实事”
件件关乎民生
人大网促旅游
征集工作建议
全省事业单位
年底完成设岗
电动车实名登记上牌 咋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十大实事”
件件关乎民生
■实事七:
大力改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条件■实事八:
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实事九:
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实事十:
完善城区公共服务设施

“十大实事”

件件关乎民生

(上接第一版)

■实事六: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新建5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800个行政村文化大院。设立周末戏曲大舞台为市民免费演出60场优秀戏曲剧目。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基本实现“一个行政村一月一场农村公益电影”的目标。在700个行政村各建设一个硬化的标准篮球场和两张室外乒乓球台。每户补贴200元,实现5万户无线数字电视信号“户户通”。

■实事七:

大力改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条件

扩大“片医负责制”覆盖面,将试点单位增加至25家,覆盖人口达到140万人;增加对“片医负责制”覆盖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按照服务城市人口每人每年35元补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建立妇幼保健信息网络体系。新建100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为1318个村卫生所配备医疗设备,为全市96个乡镇卫生院各配备急救车一辆。新建扩建35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开展免费婚前检查,提高婚育质量和人口素质。巩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成果,在使用5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7种传染病的基础上,扩展到使用9种疫苗预防12种传染病。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10%,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

■实事八:

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

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人均月增加120元。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参保覆盖面,全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万人。为全市1万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为全市低保家庭的精神病患者每人每年提供1200元补助。为全市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或赡养人的残疾人每人每月提供300元补助。新建改扩建25所敬老院,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55%,按照农村低保标准1.2倍和2倍,落实五保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标准,提高五保供养水平。

提高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奖励扶助金由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1000元。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对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按每人每月100元和80元的标准发放扶助金。对全市子女年龄在0~18周岁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奖励费标准统一提高到每月40元。

■实事九:

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完成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16万亩,建成林业生态村100个,创建30个市级生态文明村,市区新增绿地500万平方米。加快生态水系建设。完成七里河、魏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索须河二期、南部河道输水等河道治理工程;开工建设潮河下游、金水河上游、魏河下游、七里河下游和枯河工程;加快贾鲁河生态治理与人工湿地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以烟尘污染治理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大城区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拆除或改制力度,对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集中整治,实施机动车“黄绿标”制度,确保2009年郑州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达到97%以上。

■实事十:

完善城区公共服务设施

在人、车流量大的路段建成8座人行过街设施,开工建设8个主干道的下穿式隧道,对100条背街小巷实施改造。加快居民住宅区信报箱建设,完成信报箱建设15万户。推进社区技防工程建设,解决100个特别困难无人看管家属院的封闭物防设施(围墙或安装栅栏)。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完成城区100个社区综合用房改造,完成100个农村示范社区建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