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区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百岁老人的幸福生活
图片新闻
领舞者
图片新闻
老鸦陈街道办事处
560余人获就业岗位
首个公交场站开工
敬老院里献爱心
残疾人当网店老板
8年献血7万毫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8年献血7万毫升
—— 一位矿工的感恩情怀

本报记者 王璇 郑磊 通讯员 李庆伟

他是一名普通的矿工,生活并不富裕,却长期坚持义务献血,目前献血总量已达到一个人体内血量的10多倍;他自愿加入捐献干细胞志愿者行列,还签订了捐献眼角膜的协议。他,就是郑煤集团超化矿铲车司机冯会军。

昨日,记者走进冯会军家中,看到一摞摞红色献血证,了解他献血背后的点点滴滴。采访中,这位黑红脸堂的中年汉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活在世上,要懂得知恩图报。”

11年前,在广州军区某炮兵部队服役的冯会军,因参加抗洪抢险身负重伤,需要立即输血,得到消息后,几十名战友争先恐后冲进医院,纷纷挽起衣袖为他献血,是战友的鲜血挽救了他的生命。

冯会军退伍来到超化矿当上了一名采煤工。2001年,在电视上看到血液中心血库告急,他毫不犹豫决定义务献血。从那时至今,他共献血179次,总血量超过71800毫升。不仅如此,他还加入了干细胞志愿者捐献行列,并志愿身后捐献眼角膜。

冯会军家的确够寒酸的:没有时髦的家具,电视机还是妻子陪嫁的嫁妆。为献血,他这些年光车费、误工费就搭进去好几千元。“为献血的事儿,以前妻子没少和我吵架,但现在被我感化了,不光支持我献血,还成了我的义务献血宣传员。”面对困难和误解,冯会军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有一年的腊月二十八,冯会军接到省血液中心的电话,有一名危重病人急需用他这种血型的血,让他第二天8点前赶到郑州献血。第二天,冯会军凌晨4点就起床了,冒着鹅毛般的大雪,从新密一连转了几趟车到郑州时,才刚刚7点钟。

“人家都是整天忙着挣钱,他倒好,整天寻思着去献血,一门心思想着帮助别人。”当着记者的面,妻子仍“抱怨”着冯会军,这位憨厚的汉子,只是呵呵地笑着。

冯会军的事迹感动了四邻,他被评为“年度感动中国矿工”,荣获省、市杰出青年志愿者,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