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省射箭队创造历史最佳
全运会拳击预赛今日开战
图片新闻
《大秦帝国》典藏版在京首发
布朗当选最佳主教练
图片新闻
中原大舞台
近日出版
建业重新开始备战联赛
北京国安两将遭重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数十万册古籍亟待修复
古籍保护迫在眉睫缺的不仅仅是钱

4月21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河南省图书馆承办的第六期全国古籍普查培训班在河南省图书馆结业,来自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62名学员充电后,回到全省各地投入到古籍的普查、保护工作当中。

一扯变棉絮

河南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古籍典藏,是古籍遗存大省。我省古籍藏量丰富,大约在180万册(件),收藏者以公藏为主,比如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研单位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中学图书馆、寺院等,民间机构和个人收藏古籍也不在少数。不过,历代的战乱、水火虫鼠的吞噬、漫长光阴的冲刷涤荡造成了古籍的流散和毁灭,不少幸存留至今的古籍有不少断烂破损,数十万册古籍亟待修复。

河南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调研员甘源对记者说,曾经到地方上的图书馆看古籍,一些古籍在箱子里拿也不敢拿,像棉絮似的,一碰就碎,有点惨不忍睹。

古籍保护迫在眉睫

古籍要保护,可怎么保护?河南省图书馆馆长王爱功毫不讳言:并不是火不烧,水不淹,防鼠防虫,就算是保护了。古籍保存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破损古籍的修复问题等,都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由于长期没有资金投入,古籍保存环境非常不理想。一些地方图书馆不具备保存古籍的条件。

王爱功说,更多的图书馆面临的问题是没有特藏书库,没有古籍修复人员。由于经费短缺,一些图书馆甚至做不起专用书橱,许多古籍图书至今躺在纸盒或木箱里,在继续损坏的同时,图书馆既无财力、又无人力和能力修复。省图书馆目前用恒温恒湿技术处理的特藏书库,储放的只是50万馆藏古籍中的一小部分善本。如今空气酸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古籍的破坏越来越厉害,因此,书库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缺的不仅仅是钱

古籍保护,除了缺少资金,古籍保护人才也严重匮乏。一位古籍保管者说,仅仅把古籍藏在箱子中,还算不上真保护,真正的古籍保护是一门科学,需要资金投入,也需要专门人才。

王爱功说,古籍保护既专业又冷门,很多大学没有开设专业,因为不好分配。在图书馆内部却是老一代退休,新的上不来,青黄不接。古籍修复是各个图书馆都十分头痛的事儿,大批图书亟待修复,但是修复人员却屈指可数。目前全国范围内能称得上修复专家的不足百人,就河南省而言,以前只有一个,后来新培训了一个,可以说全省这方面的专家不超过两个。仅河南省图书馆来说,有10万种古籍亟待修复,全省范围内有数十万册,修复下来估计需要几十年、上百年。

为解决这个问题,专程赴郑的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王红蕾博士说,文化部和教育部正在协商在院校开设古籍研究生教育,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各省市图书馆联合举办一系列的古籍鉴定、编目、修复等培训班,培养人才。 本报记者 李 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