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市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孩子们再也不用站着吃饭了
“税收志愿者”活跃新郑乡间
新郑“编外法官”不一般
中牟全面除治“春尺蠖”
山沟里诞生“国家标准”
赴大连旅交会登封满载而归
中牟早熟西瓜“五一”上市
把焦裕禄精神落实在工作中
群众“零距离”分享公共文化
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多数公园场馆免费开放,各种演出活动异彩纷呈。荥阳——
群众“零距离”分享公共文化

本报讯(记者 谢庆 通讯员 孙国强 文/图)昨天一大早,家住荥阳市京城花园的李占福大爷吃过早饭就骑着老年电动车带着老伴到位于荥阳东南的兴国寺遗址生态园游玩。“听说兴国寺遗址生态园建成了,政府免费向群众开放,今天带着老婆子到这瞅瞅。”作为荥阳市民的李大爷亲身体会到这几年来自己与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近。

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位于荥阳东南的体育场、植物园、象棋广场和刘禹锡公园被李大爷视为全家每天必去的地方,早上来到这里跑跑步、散散心,和乡里乡亲唠唠嗑,其乐无穷。

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涵紧紧锁定在做大做强公益事业上,是近年来荥阳市打造文化强市的力作,该市高起点规划建设李商隐公园、京襄城文化生态公园、兴国寺遗址生态园、体育中心、植物园、刘禹锡公园、索滨公园、荥阳文博苑等地域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文化基础设施,完善街头游园等城市文化活动功能设施,并全部免费对外开放。

与此同时,荥阳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搞好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截至目前,该市共有公益性群众文艺活动场所100多个,其中市级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市区大型文化广场3个、乡镇文化广场16个、乡镇文化活动中心10个、村级标准特色文化大院61个。

没有大门的剧场

“天天有活动,大家都欢乐!”广场演出被李大爷认为是另一件不得不提的“民心活动”。入春以来,无论是旭日东升还是夜幕降临,荥阳广场格外热闹,附近的居民在这里休闲晨练、拉弦练嗓,或者在这里跳跳舞、看看数字电影,群众自编自演和名家精彩演出交相辉映,令市民如痴如醉,市民称这里为“没有大门的剧场”(如图)。

借助广场这一文化阵地,荥阳现在每天活跃在各个文化广场、游园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团队就有40多支,他们或跳健身舞、或练太极拳剑、或学各种乐器,还有自发组织的戏迷演唱队等,文化活动演出内容丰富,既有戏曲表演、民间文艺表演、影视剧展播等,也有“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体育竞赛活动,还有各种书法绘画展览等活动。民间文艺“惊心动魄”,戏曲大赛好戏连台,书画展览陶冶情操。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全市开展广场文化活动300余场,吸引观众达50多万人次,丰富了节日文化生活,架起了群众心灵沟通的桥梁。

文化大院就是农民俱乐部

重视扶植和培育村级文化活动品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是荥阳构建和谐文化的点睛之笔。王村镇西大村利用文化大院办起了电脑室、图书室、秧歌队、太极剑队和戏迷乐园,把文化大院办成了农民的俱乐部。刘沟村庄户剧团不仅为村里搞各种各样的庆典婚礼活动,还大力倡树文明新风。目前,荥阳农村已建起了200多个庄户剧团和文化大院,全市农民“文化大院”普及率达到了100%,文艺队伍骨干5万多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