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大舞台
中原“洛神”感动北京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需爷们儿更需智慧
河南队塑质球男团夺冠
骑士再胜活塞 火箭次战失利
逾50万册非法
出版物被销毁
全运会男足预赛分组揭晓
建业今日兵发金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中原“洛神”感动北京
刚柔相济讲述完美中原期待郑歌再创辉煌

“郑州歌舞剧院的这部作品,舞台设计美、服装美、故事感人,我太喜欢了!”昨晚,随着《云水洛神》演出大幕的徐徐降落,中原“洛神”唯美感人的形象也进一步烙在了首都观众心中。步出国家大剧院,这颗在夜色中熠熠生辉的艺术殿堂,在4月21日、22日的两个晚上,与《云水洛神》融为一体。

从4年前的《风中少林》到今天的《云水洛神》,郑州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两台优质舞剧,更是郑州文化实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提升的最好例证。

顶级艺术殿堂大气亮相

天安门西长安街南侧,位于首都北京心脏位置的国家大剧院展露雄姿,跻身世界超大型剧院行列,迎接着世人惊喜的目光。记者了解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众多作品正“排队”等待着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机会,而合适的档期早已被“预定”殆尽。郑州歌舞剧院也是“先下手为强”,早在去年就与剧院方面协商演出档期事宜,最终确定在4月21日、22日两天上演,而演出票在开演前早已是销售一空。

“我觉得一部舞剧能在这里演出,本身就是实力的见证。”演出开始前,大部分观众选择提前到场,在国家大剧院进行参观和拍照留念,有观众表示,冲着能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资本”,即使还未开演,她也毫不怀疑《云水洛神》的超强实力。

刚柔相济讲述完美中原

如果用一个字“力”来形容《风中少林》,那么《云水洛神》则用“美”来概括最为合适。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对《云水洛神》的评价,就是一个字“美”。

“真是太美了!”演出结束后,观众不住地鼓掌赞叹。当记者询问其中一名鼓掌最为持久的观众时,这位“阿姨”级观众毫不含糊:“我知道郑州歌舞剧院,他们以前来演过《风中少林》嘛!”随后,这位阿姨表示,《风中少林》非常有创意,把少林武术展现到了舞台上;而刚刚欣赏到的《云水洛神》则唯美动人,服装美、灯光美、画面美、音乐美,“这两个风格不一样吧,但是我都喜欢!”

记者也从观众樊女士处了解到,《云水洛神》的舞美和音乐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演出完后,似乎还有旋律在耳边回响;整部舞剧时间也不是太长,每一幕都有独特的亮点能抓住人、让人坐下来欣赏。”樊女士说。另一个吸引她的亮点就是灯光舞美的设计,从配合剧情展开的电子屏幕、变幻多姿的灯光、绚烂亮丽的服装,则让她目不暇接,而整个舞蹈沉浸在“宓”和“植”至真不渝的爱情故事中,令人为剧中植对爱情的孜孜追求、坚持、无奈而伤心,为宓主动献祭河伯的精神而感动、为其美丽的身姿孤独于水宫而伤感,为整个舞台唯美的画面而震撼,“难怪有人评价这部作品是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

期待郑歌再创辉煌

此次《云水洛神》晋京演出,是郑州市委、市政府作为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的献礼演出。郑州歌舞剧院此前曾凭借舞剧《风中少林》囊括所有舞台艺术大奖,已经让首都观众对郑州歌舞剧院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因而对《云水洛神》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郑州歌舞剧院没有让我失望。”散场时,北京舞蹈学院的一名在校学生表示,《云水洛神》在汲取传统文化宝藏,紧扣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不乏时尚、前卫,他非常喜欢。

此外,对河南熟悉的观众也从演出中看出了“门道”。“《风中少林》是少林文化的展示,这部作品里,我发现那些道具如宓与植的定情信物骨笛,我在河南省博物院见过;河伯的神座很有青铜器的质感,演员服装上的泥泥狗图案,我看着也面熟,是淮阳的吧?”一位“河南通”颇为得意地告诉记者,他还知道巩义市回郭镇保存有元代建造的宓妃庙,当地洛神传说也十分盛行,《云水洛神》的主创能从一个传说创造出一部舞剧,能把这些充满中原文化特色的元素艺术化地搬上舞台,他觉得非常敬佩和惊喜。

“我觉得,国家大剧院只是《云水洛神》一个很好的起步。”演出现场,记者还采访到了《运水洛神》的舞美设计孙天卫,在他手下,灯光和舞美也是参与表演的道具,而使得《云水洛神》与《风中少林》相映生辉、风格互补,“这才能展现出郑州歌舞剧院全面的表演水平和实力,希望这部作品从首都北京起步,把影响力辐射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杨 光 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