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大舞台
九部新片蓄势待发
“刘老根大舞台”落户北京
小沈阳:万变不离二人转
鞋跟里放入麦克风
踢踏舞绿城演传奇
中国动漫发展迅猛
“梅花”鹰城留香
五月杭城盛开
郑州“小樱桃”角逐“美猴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梅花”鹰城留香
五月杭城盛开
剧目百花齐放文化涵养提升

“梅花”鹰城留香

五月杭城盛开

■本报记者 李 颖

4月27日晚,伴随着晋剧《傅山进京》在平顶山市落幕,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北方片)作品展示已全部结束。

观众暖热“梅花”

4月15日晚,梅花奖(北方片)比赛在平顶山拉开大幕,梅花奖首次走出京城,就来到了有着“戏曲大省”之称的河南,向全国传达了河南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作为大赛评委会主席,年近70岁的尚长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梅花奖的比赛中,无论是各方面的组织,还是观众的热情,都让我十分感动。”尚长荣对河南戏迷赞不绝口:河南戏迷多,不仅懂戏,而且包容性很强,很多外省的剧目也有很多观众。

说到大赛,尚长荣说,北方赛区有来自12个省、市、自治区及中直院团的27名演员进行激烈角逐,“这次是参赛院团、选手最多的一届,大家角逐梅花奖的热情这么高,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

尚长荣对此次参赛剧目给予了很高评价:“这次的蒲剧《清风亭》、豫剧《大祭桩》,都是传统剧目,但去掉了冗长的换场,也去掉了一些格调低俗的台词,这种微调十分重要。这样的调整不是在伤害传统剧目,而是在完善。”

剧目百花齐放

千百年来戏曲文化一直都在去粗存精,这届大赛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记者昨日采访了《程婴救孤》的编剧、一直“猫”在平顶山看戏的省剧协秘书长陈涌泉。

陈涌泉说:“这届剧目基本涵盖了北方剧种的各个流派。有近年来舞台艺术中的精品,比如陕西戏曲研究院演出的新创眉户剧《迟开的玫瑰》,是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榜首,也有整理加工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比如吉林省京剧院演出的《孙安动本》。”

陈涌泉说:“剧目异彩纷呈、百花齐放,既有尊重传统的折子戏《杀庙》《寇准背靴》,也不乏实验派、具先锋探索意义的大戏,比如成都市川剧院演出的《欲海狂潮》,具有明显的西方剧风格,表现手法大胆,舞台呈现令人震撼。”他特别提到山西省临汾市眉户剧团带来的《父亲》,陈涌泉说:“故事并不复杂,讲述一对父女的苦难生活,但它让观众热泪盈眶,因为对真情的讴歌、对励志向上力量的张扬使人共鸣。”

“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无论是传统还是新编,只要回归到对角色魅力的塑造,对人类普遍情感的开拓上,都能打动人。”陈涌泉说。

文化涵养提升

人说看戏看“角儿”,说明演员对一台剧目所起到的灵魂作用。这次进入“一度梅”终评的有21名演员,他们长期活跃在演出第一线,为广大基层观众演出,练就一身绝活,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彩的表演,演绎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刻寓意。进入“二度梅”终评的演员,都是各个剧种的领军人物。

尚长荣在接受采访时说:“戏曲要发展,不能失掉本民族和本剧种独特的艺术品位和艺术风格。当今是戏曲人才辈出的时代,大家都更注重精神文化生活,这对戏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机遇,一定要好好把握。”

陈涌泉在看完27台剧目后,颇有感触:“越来越多的演员超越对戏曲技艺的驾驭,而提升到文化层面来塑造人物,这次大赛上就有不少这样魅力四射的优秀演员。”

此次,河南有徐俊霞、陈新琴、楚淑珍3位演员夺“梅”。她们演出时,楼上、楼下甚至过道里都站满了观众,观众在用热情为家乡的演员鼓劲加油。

据悉,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北方片)结果将待南方片比赛结束后,于5月18日在杭州揭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